曾经喜欢过一位干净清秀的少年,他不仅弹得一手好钢琴,更在书画上特别有才华。可是,那时候的我并没有接触过什么艺术知识,而他每每说起的某某画家,某某画派,在我听来如同天书一般。
如果那时能够读到丰子恺先生的这本《西洋画派十二讲》,或许,我和他的交流过程就会充满乐趣,也或许,这段感情不会仓促终结。
丰子恺先生的这本书,在遣词造句上最是充满灵气,既能撩动起读者的情绪和兴味,又呈现出自然的灵动,不矫情不做作,读来倍觉亲切、舒畅,在介绍西洋美术知识的同时,也展现出不同画派的独特美感。
比如,在介绍“写实派”这一西洋画派时,丰子恺不仅说明写实派的艺术特色就是,“同照相一样”,但是,丰子恺又指出,写实派的绘画作品,有美丽、老练的笔法,还有协调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除了这些元素之外,画面还呈现出一种精神和灵魂,而这些,都是摄影作品所不具备的美感。
在剖析这些西洋画派的艺术特色时,丰子恺总会结合着该画派,具有代表性的画作。比如,在介绍写实派时,丰子恺静心挑选了该画派的代表作品,《拾穗者》、《碎石工》、《晚钟》等。这些画作,我们或许并不陌生,欣赏它们的时候,内心会生起平静安宁的感受。但是,在没有读到丰子恺的这本书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画会让自己觉得内心平静,或者带来其他的一些感觉。
当画家带着不同的情感、心境和精神,去创作美术作品时,自然就会引发欣赏者的内心出现各种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位画家,他带着不同的情感绘画出的作品,也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情绪。比如说,梵高有两幅著名作品,分别是《向日葵》和《罗纳河上的星空》,这是两幅色彩和意境都迥然不同的画作,它们带给欣赏者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让我们感受到如火焰一般的生命活力,而后者则让我们产生出清凉平静的感觉。
通过丰子恺先生的这本书,我们可以确定,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能够引起我们情绪上的变化。当我们看到有着“印象派领导者”之称的法国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夏莲》,我们的心中,便顿觉清爽,这种安详静谧的境界,让我们的心也柔软下来。而我们看到19世纪法国画家夏凡纳的《田园诗》时,内心便会涌动着快活、欢乐的情绪。
除了介绍西洋画派知识,丰子恺还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代表性画家的生平,他带领我们透过画家们的人生历程,从而知晓这人生历程对画家们的作品的艺术特色的影响。
比如,在介绍“表现派”的诸位代表画家时,丰子恺提到了一位叫莫尔克纳的画家,这位画家自小性情孤独,喜欢在自然中散步,尤其喜欢来到田野中寻找创作灵感。他的代表作品《磨小刀的人》,便弥散着一种孤独的境味。
再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画家,出生于巴黎的高更,他憎恶所谓的“现代文明”,并且在塔希提岛上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更是爱上了这种原始、单纯的生活。所以,他在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中,就渲染出一种原始、纯粹的美感。高更的这幅画,不仅展现出了他内心的困惑,更描绘出他心之向往的极乐园。这幅画作充满了异国情调和神秘感,整个画面引发起我们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丰子恺先生在书中说:“绘画的流派的展进,好比春夏秋冬四季的递变,又好比婴孩、儿童、青年、壮者的人生的递变,其间的变化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也正因此,我们才需要一位导师,引领着我们徜徉在美的世界,了解艺术知识,用艺术来浇灌心田。
作为现代著名的画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在《西洋画派十二讲》一书中,系统梳理了现代西方绘画流派的递变,更用平易亲切的文字,让我们领略到艺术的力量,这种力量,看似无声无息,却足以撼动我们的灵魂,引发我们情绪上的变化。
可见,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我们不仅要留意那色调和线条,更要留心一下,自己在欣赏画作时,产生出的情绪,因为这时候产生的情绪,往往能促进我们更深刻地去理解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