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志之——漫谈“塔”

        当我走过39年的生命旅途以后,还伴随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人生阅历,变得逐渐地增多与增厚以后,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那就是——在这个地球村上,在人类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但凡是各式各样的建筑,就能算作是属于一段凝固的历史!

        在我们中华民族8000年的历史进程当中,在各式各样的建筑文化与建筑实物之中,“塔”文化也是不容我们去忽视的一件事情,但凡是去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时,我们很有可能会是参观到“塔”的。不过,“塔”文化并不是中国人独创的,它属于外来文化,在我们国家的“两汉时期”,跟随古印度的“佛教”一起被传入到中国。

        既然是如此的话,自然就要去说一说“塔”的开山鼻祖哦,“塔”的开山鼻祖就应该是属于古印度时期建造的“佛祖塔”。这座古塔最初建造于公元2世纪,它又在14世纪时被重新建造。这座塔塔身的轮廓是“弦形”的,由下至上逐渐地被收缩,在表面上还布满有各种雕刻,在四个角上,还有四座样式相同的小塔,这样做的目的,为的就是去衬托主塔。我们国家也有不少塔,都深受其影响。譬如说:云南省昆明市古渡镇的金刚宝塔,它就是仿照“佛祖塔”而建造的。

        也并非只有古印度和中国有塔哦,在世界上、在其他国家的里面,也同样是有着许多著名的塔闻名于全世界哩。譬如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架镂空结构的高塔;又譬如说:马来西亚吉隆坡有一座双子塔,它的高度达到252米,层级达到88层;还譬如说:英国伦敦有一条泰晤士河,在泰晤士河的上面,就有一座塔与桥合一的塔桥,它是一座开索桥……凡事种种真是举不胜举!

        还有的就是,我在前面的四小段文字当中,为什么要去提及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古塔呢?!就是因为我拥有诸多的兴趣与爱好,在我所拥有的、各式各样的爱好当中,在其中的一项爱好就是要数旅游这件事情哦,在一年之内,基本上最少的也要去旅游一次的,在最多的时候就要达到三至四次,伴随着旅游的次数增多以后,就会发现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在旅途中去参观游览塔,或多或少同样是会的。

        我们国家所建造的塔,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并非全都照搬照抄古印度塔的形状与样式,还融入汉代人(汉代文化)的特点与特色。如若是从外形上看,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还若是按照建塔的材料来区分的话,又分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铁塔、铜塔、琉璃塔,除去上述所说的塔之外,还有金塔、银塔与珍珠塔,而且宝塔的层数,一般都是单数,通常是五层至十三层。

        当我查阅我们国家的历史以后,获知到这样的一件事情,在我们国家也建造有十大名塔哩,它们分别就是: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内的“飞虹塔”,因为塔镶嵌有“琉璃”,故而又名为“琉璃塔”;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寺塔”,它的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云南省大理市崇圣寺内的“千寻塔”,它的塔身同样是砖结构的塔;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的“释迦塔”,它的塔为木质结构的塔;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名为“慈恩寺塔”,它的塔身同样为砖塔;浙江省杭州市净慈寺前的“雷峰塔”;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塔;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轮山上的“六和塔”,它的塔身为砖木结合类型的塔;江苏省苏州市报恩寺内的“报恩寺塔”,它的塔身为木制的塔;河南省开封市铁塔公园内的“开封铁塔”,它的塔身同样为琉璃塔。

        还要说的是,在我们国家的古代时期,古塔的形式也同样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要是从塔的外表造型和结构形式上来看的话,最最主要的古塔,它一共可以被分为七种类型,就分别来加以介绍。

        第一种就是:“楼阁式塔”,像这种样式的塔,其体形是最高大的,而且保存的数量也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

        第二种就是:“密檐式塔”,它在我们国家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是仅次于“楼阁式塔”,它的形体一般情况下,也同样是比较高大的,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不断地演变而来的。

        第三种就是:“亭阁式塔”,它把印度的覆钵式塔、与我们国家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我们国家一种古塔形式,塔身的外表,就好像是一座亭子,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第四种就是:“花塔”,其形制既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

        第五种就是:“覆钵式塔”,是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广泛开始流行起来的时间,是在元代以后。

        第六种就是:“金刚宝座式塔”,这种类型的塔,它是有着两个最最基本的特征的。其一就是:在塔的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在基座的上面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座塔,通常都是来得比较高大的,而位于四角的四座塔,相对而言就来得比较矮小哦。其二就是:在基座上面的五塔,其形制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有的是密檐式的,有的则是覆钵式的。凡是像这种类型的塔,主要是供奉佛教中,密教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宝塔,在我们国家,流行的时间则是明朝以后。

        第七种就是:“过街塔”和“塔门”,所谓的“过街塔”就是指,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在塔的下面还建造有门洞,可以使车马行人通过;所谓的“塔门”就是指,把塔的下部修成门洞的形式,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能容行人经过,是不可以通行车马的。这两种塔的形式,开始流行的时间都是在元朝。此外,门洞上所建的塔,一般都是覆钵式的,有的是一塔,有的则是三塔并列式或五塔并列式。

        到目前为止来说吧,在我们国家所拥有的十大著名的名塔当中,我就十分荣幸地参观过其中的五大名塔,它们分别就是“虎丘塔”“大雁塔”“雷峰塔”“六合塔”和“千寻塔”,除去有去参观过这五座闻名全国的古塔以外,我还浏览参观过北京市北海公园的“白塔”,我还和“白塔”留过影、拍摄过照片的;江苏省昆山市千灯古镇内的“秦峰塔”,“秦峰塔”又名“释迦佛塔”、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上的“宝塔”、陕西省西安市法门寺“真身宝塔”、浙江省杭州市宝石山的“保俶塔”,“保俶塔”又名为“保叔塔”……

        我参观浏览的第一座古塔,那就是——苏州虎丘山上的“虎丘塔”,时间是在1985年的9月份,那时的我只有8岁,是虚岁。

        明朝的文学家袁中郎袁宏道著有《虎丘记》一文,全文如下: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为此,在撰写这篇文章时,还去查阅虎丘地区的部分历史。

        “虎丘山”素来就有“吴中第一山”和“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朝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苏轼曾写下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曰:“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据《史记》中的记载,说“虎丘”原来的名字叫“海涌山”,因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还有一种说法,因“丘如蹲虎”,所以就以形为名。

        尽管“虎丘山”的高度只有30多米,却有着“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还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还是要数——“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

        “云岩寺塔”它还拥有另外一个名字哩,它另外的一个名字就叫做“虎丘塔”,它距今已经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还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二座斜塔,更是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虎丘塔”始建于我们国家历史上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都有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之作。由于宋朝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顶部的木檐均受到过毁坏,现塔身高47.7米。在1956年时,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

      虽说离我去苏州已经过去有31年的时长,不过,我至今为止依旧还能够清楚地去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情哦,那就是——当父母和我快要到达虎丘塔附近的时候,家父陆吉良一边手指着虎丘塔,让我看虎丘塔,还一边对我说过,虎丘塔并不是笔直的,而是有些歪斜的。

        “剑池”因为埋有吴王阖闾的墓葬,故而天下闻名,“剑池”之所以会被取名为“剑池”,有三个主要原因。其一就是:从上面往下看去,这池宛若一把平铺的剑;其二就是:传说想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的时候,埋藏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故而取此名;其三就是:传说在当年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来这里挖过剑,“剑池”就是由他们所挖掘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剑池”是天然形成的。“剑池”也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传说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是在这个地方,所以说“剑池”还有着“千古之谜”这一说法。我仍然还记得,就在那个时候,家父还特意给我拍过一张照片的,以兹纪念……

        有关于“千人石”的传说是有两种,第一种传说就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藏有 3000把宝剑和许多其他的财宝,为了能够保守这个秘密,夫差在石上杀害筑墓的工匠达到上千名之多,故而被称之为“千人石”。第二种传说就是:近代有位高僧竺道生,人称他为“生公”,满腹经纶,悟性极高,但是他超前的观点,未能被当时的寺庙住持所接纳,他只能是独辟蹊径,在法堂之外讲经,未曾料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巨石上有1千多人列坐,聆听他的讲座,所以说“千人石”又叫“千人坐”,因此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

        2004年我去浙江杭州旅游时,浏览过钱塘江畔轮山上的“六和塔”。据史料的记载,北宋开宝三年,即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六和塔”,他之所以要把塔的名字取名为“六和塔”,皆是因为其含义来源于佛教当中的“六和敬”。“六和塔”又名为“六合塔”,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哩,它的意思和含义就是指:“天地四方”之意。“六合塔”的塔高为59.89米,有人是这样来说到的,远远望去它就好像一位将军。如若是碰到涨潮时节天气晴好时,从塔内向江面眺望,就可以看到钱塘江壮观宽阔的江面和大桥。

        我至今为止照样还能够清楚地去记得,那一次,我去游玩“六合塔”的时候,由于天气时而晴朗,时而又变得雾蒙蒙的缘故,故而未能去攀登“六和塔”,只能听见江畔波涛汹涌的江涛之声。我还想说的,那就是——自己也只是在塔的底层正门上面,看到悬挂着一副楹联,楹联曰:“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另据导游娓娓地介绍说道,在塔的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则为8面13层。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身则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有104支铁铃。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十分精细。“六和塔”构思之精巧,结构之奇妙,可以称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之作……

        在中华文化之中,亦不乏各式各样的神话与传说,“六合塔”也莫不是如此,据导游介绍说,有关于“六和塔”的传说有其二。

        其一就是:据传说古代的钱塘江里面住着龙王,性格十分的凶暴残忍,还经常欢喜去兴风作浪,时不时地要去淹没农民的家田,百姓也因此遭受到灾害。渔童六和的父亲不仅被波涛汹涌的江潮淹死,连母亲也都被卷走,六和内心万分悲痛,就整日投石镇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向其求饶,以金银财宝与六和讲和。六和提出:①要放回母亲。②不许再用潮水来祸害百姓。龙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从此,钱塘江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造一座塔,这就是六和塔。

        其二就是:和《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是息息相关的。相传梁山泊英雄在南征方腊时,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然听到钱塘江上潮声如雷鸣般的雷响。鲁智深因为是北方人的缘故,从没有听到过钱江潮,他还以为是战鼓之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好好地解释,方才知晓这是潮信。于是他就想起以前出家时,老师傅曾对他说过一句“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便觉得这是属于他的宿命,于是就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

        同样是依据史料的记载,崇圣寺内的“千寻塔”,则是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建造的主要原因,除去可以弘扬“佛法”以外,还因为古代的大理地区是属于“泽国多水患”,为了能够镇压住水患,故而去修建“千寻塔”。在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有这样一段文字:曰:“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千寻塔”的全称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千寻塔”的塔身高59.4米,两层台基高3米,总高62.4米。据导游介绍说,“千寻塔”在古代的时候,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爬)的,相传古时修建千寻塔时,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而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的说法……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在松江区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方塔”,它又名为“兴圣教寺塔”,只因在建塔之前,先去修建寺庙,故塔就以寺命名。“兴圣教寺”始建于五代后汉乾描二年,即公元949年,此塔建于北宋熙宁与元祐年间,即公元1068至1094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由于战乱、朝代更替等各种原因,“兴圣教寺”早已不复存在,唯有留存有“方塔”,它也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更是上海文化的根基。虽说我已走过39个春秋,说来也十分惭愧,一次也未曾去游览参观过,只是在央视4套的《国宝档案》中看过介绍“方塔”的纪录片,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

        在国内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塔,关于“各种塔”的历史、文化与故事是述说不尽的,我也只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游玩过的说说……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和文章有关系的塔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6年09月16日星期五下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711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93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770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99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97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69评论 1 27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3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0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5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90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3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20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10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9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2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30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04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