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君,生于公元前90年,卒于公元前71年,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金乡县西南人),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八位皇后。
有一位逆境不气馁的父亲
许平君的父亲叫许广汉,笔者在本文亲切些,叫老许吧。老许是个大高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年轻的时候先担任昌邑王的侍卫官,后来,一路升迁,当了汉武帝的警卫员。有一次汉武帝出游,从长安到甘泉宫,他是随驾人员之一,可能是上厕所,耽误点时间,急急忙忙套马,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这个事情被当官的发现了,不听老许如何解释,执意将老许定为盗窃,按律当斩。“有诏令死刑犯可以选宫刑”,也就是说汉武帝闻知这件事后,认为不就是拿错马鞍子啦,又不是故意的。况且,老许是个大个人、会武艺,有力气,算啦,把他那玩意割了,让他当个太监继续给我服务吧。于是老许当了太监。
这是老许的一时工作疏忽,堂堂的警卫员成了太监了。一般人会认为,老许心态或许会有点失落、自暴自弃吧!大家别忘了,老许可是山东人、实在,他认为,汉武帝给了他活命,更应该努力工作来报答汉武帝。由于老许工作出色,职务升至宦者丞,相当于宫内太监队伍的第二把手。
汉武帝驾崩,昭帝继位的第七年,昭帝的皇后一家造反被镇压之后。上级让老许去搜查皇后的娘家--老许,上官家有几条条绑人的绳索,你一定要搜出来。老许满口答应,到了上官府仔仔细细搜查,没查到。上司不行信,排另一个人去搜,从一个老许没注意的地方搜出来了。老许以玩忽职守罪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在宫女居住的掖庭劈柴火服刑。老许仍没有灰心意冷,劈柴实在。上级见他表现好,减了刑,还让他当一个主管染织的机构干了公务员。由于他工作实在,不久就升官做管染织的头。
在老许干掖庭、染织机构作坊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少年刘询,并在一个职工公寓里同吃同住,一老一少颇为投缘。岁月流逝,刘询长大了,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老许的老上级掖庭令张贺,知道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因长辈叛逆受牵连,以平民身份在掖庭下工作生活。想让自己侄女嫁给刘询,他弟弟不同意。当时,老许有一个闺女叫许平君,十四五岁,已经许给他人为妻,正准备出嫁时,男方得病死了。张贺听说老许有闺女,就找到老许,老许一看是老领导来给刘询提亲,再者老许与刘询很熟,知道刘询虽然现在是平民,但小伙子确实不错,老许挺认可,就不顾媳妇反对,力主把自己女儿许平君嫁给了刘询,并且“一岁生元帝”,也就是一年后,老许有了个叫刘爽的外孙。
这就是个干活实在、逆境中不气馁的老许,与同落难的刘询相交投缘,才可能使女儿嫁给了平民、以后的皇帝刘询。
有一个深爱自己的丈夫
贫民少女许平君嫁给了落难公子刘询之后,这对年轻小夫妻虽然家穷,但感情很深。许平君的儿子刘爽出生没多久,昭帝驾崩。昭帝无子嗣,大臣立一个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因荒淫废掉。大臣们权衡一下,认为刘询操行节俭,慈仁爱人,推举刘询当了皇帝,成为汉宣帝。
刘询和许平君这对小夫妻感情非常好,他二人的感情故事就是成语“故剑情深”的来源。“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用现在话说,当时,霍光是昭帝受遗昭辅政大臣,权倾朝野,宣帝也是他主谋迎立的。霍光的小女儿尚未成人,又是当时太后的姨,朝臣都提议迎立霍光小女儿为皇后。但是,刘询没有忘记贫贱时的患难妻子许平君。于是汉宣帝下诏说--我在贫寒的时候曾经有一把旧剑,如今我非常怀念它,众位爱卿谁能帮我把它找回来?这时大臣们知道他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因奏立许平君为皇后,宣帝立马批准。这个“故剑情深”成语被后人用来比喻结发之妻,或者结发夫妻情意浓厚,也指不喜新厌旧。通过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宣帝刘询是深爱许平君的。
由于许平君当了皇后,让霍光的妻子感到恼火,为了使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收买女御医淳于衍,在许平君生第二个孩子时,下毒毒杀皇后。“有顷曰‘我头岑岑也,药中得无有毒?’”,这是皇后喝了毒药后最后一句话,她这时反应过来,有人毒杀她,但为时晚矣。皇帝查出凶手,但碍于霍光的权势,暂时没有追究,只是强忍悲愤。霍光之妻发现宣帝不追究凶手,放下心来,如愿让女儿当上了皇后。宣帝为报杀妻之仇,明面上喜欢仇人的女儿,一直隐忍。待霍光病死,宣帝出手打击朝中霍氏团伙,重用祖母史良娣和皇后许平君娘家人,形成自己的权利核心集团,待霍氏团伙谋反时,诛灭了霍氏团伙数千家,后来的霍氏皇后被免之后也自杀。从许平君这个被杀事件处置过程中,看出宣帝是在为心上人许平君报了仇。
宣帝为了表达对许平君的爱意,他还力排众议,让个太监老许当上平恩候,让许平君所生的儿子刘爽继承了皇位。
许平君皇后给大家讲述了一个贫民女子与至尊皇帝浪漫而深情的传奇一生的故事,讲述了砥砺奋进、不认输的老许,教育出优秀女儿的故事。过程有曲折,但结局是一个较好的结局,就如《汉书·外戚传》作者班固所写:“至如......许恭哀后(许平君)身皆夭折不辜,而家依托旧恩,不敢纵恣,是以能全。”
注:本文引用古句皆是《汉书·外戚传》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