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树下,独自一人,举首凝望……那一抹身影让我印象深刻。她,是感觉孤独吗?感到无助吗?
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所以在日后的相处中总是有一份怜悯夹杂其中。她虽年长,但在办公室中却最积极,以老大姐的身份把办公日常打理的井井有条。话不多,家长里短从没有她的发言。
因初见时的印象过于惊心,我喜欢与她亲近。陆续了解到一些她的事情。她,1963年生人,16岁读高中时,恋上自己的才高八斗的语文老师,与大家想象中的青春期的萌动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女主角是她,那就注定了这段感情不是简单的爱慕。
18岁,她怀孕,他们结婚,不久,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降生,取名为琨。无须赘述整个过程她的父母对她何其失望,随之冷漠!不用去计算多少冷嘲热讽环绕身旁,当时的她除了她的才子与琨一无所有。幸福?可能吧,用她的话说,纵然百般不如意,却有一样值得她不顾一切的付出,面对这块爱和珍宝珍宝,她已无暇感伤。
几年后,她跟随她的才子来到了现在这座三线小城市,很小的城,小到只有三条主街,一个小广场,没有咖啡厅,没有小剧院……也好在它是真的小,小到没有几个认识的人。她可以舒服,坦然的过自己的生活。她在当地师专入了学,学的文学。毕业后也做了语文教师,她说:我是亲其师,走其道。只是本来特好笑的事,她说起来时也只是轻轻莞尔,便开始沉默。
其实她何尝不是一身才情。她的文字,同她本人一样,宁静,静到骨子里,恰如她的沉默,恰如那时樱花树下的凝望。但死水也有微澜时,文字下的深情、倔强与痴迷如喝下去的红酒,慢慢浇渗所有读者的感官。
琨在读高中的时候,同样的戏码又上演了。才子与佳人,天下绝配!可惜才子不变,佳人已换。不曾听说她如何哭闹过,只知道当时她据不离婚,两人僵持了很久,直到琨高中毕业,离家求学,一切方才尘埃落定,最终生活成了她一个人的独角戏。
多年以后的今天,她已临近退休,铅华已逝,风华却更盛。听说她瑜伽练得极好,足迹遍布天南海北,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一样不曾落下,她的文字更加细腻,更加大气……
听说她的才子要归来……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