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所以在饮食调养方面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常以药粥滋补身体,且平时还要多喝些开水,以避免造成因高温而导致的身体脱水。
如果单单就身体方面而言,我们只要在平时的饮食中稍加注意,且天热时尽量避免外出活动,那么就算再热相信也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酷暑带来的不仅是体感上的郁热沉闷,更为严重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躁动不安。
尽管现在无论是家里、单位还是公交、地铁都已安装了空调,可使我们最大程度的远离炎热,因此我们似乎用不着太担心会被烈日炙烤。但正所谓「身体」易躲,「情绪」难防,我们身体上的灼热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措施使其慢慢消减,可是一旦遭遇「情绪中暑」,要想缓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该「病」包含以下几大症状:
1、易「大动肝火」;
常发生于人多密集之处,稍有摩擦或一语不合便会导致一场争执,严重者还会大打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2、易「躁动不安」;
因急躁而扰动,不安稳。内心始终无法平静下来,无法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将会给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3、易「食欲不振」;
由于高温,人体流失了大量体液,同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所以很容易影响到脾胃功能,从而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将会严重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相比较身体上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情绪方面的问题显然更加难以预料,因此也就更容易为我们所忽视,或是即便感觉到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明显的不好。可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一点的小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重视和改正,那么积累起来的后患将会无穷。而这并非危言耸听,很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做出的「情绪化决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了巨大伤害。因此,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看似漫不经心的举动,其影响却早已潜移默化开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1、万事「三思而后行」;
做出决定之前,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想想这么做的后果和对其他人的影响,看看是否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中做出的最佳选择,不要急着行动。
2、让自己安静下来;
心情出现躁动时,不要急着完成工作或做出决策,即便任务万分紧急,也不要在自己心绪不宁时仓促给出答案。因为当人在注意力无法集中时,往往无法考虑周全,只看到了眼前的「点」,而忽略了前方的「面」。此时做出的决策也大多是不明智的,有欠考量的,无法代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你感觉躁动的时候,不妨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是看看书,通过自己习惯的方式让自己先静下来,然后再去考虑接下来要干什么,怎么干,将自己出错的几率降到最低。
3、健康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因此「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谓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千万不可疏忽大意。吃不好,则睡不好;吃不好,则身体不好。总之一旦「吃」出现了问题,那可说得上是诸事不顺了。
因此不得不重视「吃」。暑伏时烈日当空,气温居高不下,饮食则要以清淡少油为主,多吃一些苦味食物,日常饮食中可增加清热解暑的食材,如苦瓜、苦菜、绿豆、西瓜、莲子等,这些食物可以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最后送上一首清代江堤的「消暑诗」,希望能在这个炎炎夏日为你送去一缕清风。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