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刷刷微博朋友圈知乎豆瓣,满屏满眼都可以见到这个话题,即便不是今天这般专门的节日,也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众官微通过列举读书的好处表达对它的赞美。
那这么说,读书好么?好。可它和吃饭睡觉没有太大的区别,前者可以补充能量,后者可以恢复体力,读书和吃饭睡觉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满足精神需求,一个满足生理需求。单就功能来说没有优劣之分。
社会对读书行为的赞赏有一个很微妙的原因在里面:是知识分子和媒体人爱读书,同时又是他们占据了主流话语权,所以才使读书看起来变得高尚,使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似乎要更加富有智慧。
事实呢?并非如此。
我欣赏那些脚踏实地努力生活的人,世界上能够体验到的一切都自有它的意义。生命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断被浪费掉的过程,有人愿意拿阅读去打发,有人乐意拿运动去消磨。而读书是怎么也比不上生活的。
叔本华曾感叹说不必要读太多的书,不然精神就会习惯于代用物而忘却事物的本身。跟随前人的轨迹行走固然省时省力,但抛弃了自己的思考道路就会得不偿失。叔本华劝导说不要因为耽于书卷而脱离了现实世界,因为现实世界总是能给你最多的机缘和启发,真实事物的原始性和力永远都是精神思考的最佳对象。卡夫卡也曾特意就此撰文《书本代替不了世界》,其观点与叔本华无异。
以前跟一位学美学的博士学长聊天,谈到阅读,他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文学是一种精神鸦片”,这句话我一听就全明白,仿佛是自己心里许久以来一团模糊的概念被一下子赋予了形状。“鸦片”在他的语境中无褒无贬,是一个描述性质的中性词,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易上瘾品或是致幻物。文学作为阅读品类的一种,其丰富的前人思想成果和多样的人生体验报告极易给读者带来一种被思想和经历填充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令人上瘾,因为它让你暂时摆脱了现实的单调乏味。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与鸦片并无很大的不同。
人都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需要被同情被理解,需要和这个世界共振共鸣。人的精神之路走得越窄,共鸣的机会也就越少,所谓之曲高和寡。艺术作品中常常表现人的心理及感受,它最动人最易使人共情的就是那些不常见的隐秘的情感,这一部分的内容把人引向幽微深刻处走,因此,你和他人的话语体系越来越有差异,你发现的颇为精彩的话也许无法和朋友分享,有时你只能说给自己听。
世界那么大,山可以是山,山可以不是山,山可以还是山,智慧能够从万物中取来。书籍是浓缩后的现实,可是谁能说得清呢?也许生活留白处才可见到真文章。有些修养深厚的大家已经能消弭这种隔阂,之于他们来说,读书生活大雅大俗浑然一体,不值得强调,更不要提什么标榜称道了。
所以读书不重要吗?并不。以上我的这些想法有一半都是受阅读的启发而得出。惭愧地说,面对不读书的人时,我的下意识里还会时不时地跳出一些优越感来,这是一个读书者修养不够的难改虚荣。现阶段的我正值瓶颈期,迷茫疑惑不知路在何处,书籍依然带给了我一点点慰藉。它也一定还是很多人使自己的生命丰满起来的最廉价的方式。只不过你要知道有一个局限在,不能因过多耽迷而忽视现实。
卡尔维诺曾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拿性与阅读相比,他说它们最相似的地方在于“内部都有自己的时间,有别于可计量的时间与空间”。我对这句话念念不忘不只是因为这个对比的高妙——同时暗示出性不肮脏,阅读也不神圣;更多是因为它是众多名著私人化书写的代表——一切隐晦曲折的情绪都可拿来剖析。这种体验唯阅读所独有,它让人不见异不见淫,不视情爱、贪欲、矫饰为亵渎,因更多理解而坦坦荡荡。
这些就是读书的“无”和“有”。回到题目上来,我认为推广读书日仍然非常有必要,原因在于中国的阅读现状实在不容乐观,一个成年人一年下来的阅读平均数不足五本,这五本中还不知包括了多少成功学、养生菜谱、教辅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谈囿于读书的缺点就如同和一个吃不饱的人谈糖和脂肪摄取过量的危害。书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同日常三餐一般的主食,对另一些人来说是营养健康的小菜,所以还是让我们来赞赏读书好吧,毕竟多一个能够帮助自我提升的渠道选择,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