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欢迎打开5分钟读本书,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17年7月28日,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叫《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接下来一周时间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本书。今天为大家分享第三个部分——5分钟学会: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
内容解读
▍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
我想,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深陷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泥沼。
现实越来越逼仄:高竞争的工作、高不可攀的房价和房租、拥挤的交通、糟糕的空气、不安全的食品……在竭尽全力才能生存的日子里,哪里有时间追求梦想?我们仿佛越来越远离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头奔入梦想不敢,留下过平庸的生活又不甘——这样的时代,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如何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
我想从下面这节继昨天再次分享,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
1
你常常听人们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没有什么想要的。”
但是当你问他,你现在满意、过得好吗,他们又都无力地摇头说:“不满意。”其实一个人还能觉得对自己不满意,他的内心一定有潜在的更好的自己的样子,这就是“自我概念”。
没有人会一大早起来,伸个懒腰对自己说:“我要过×蛋的一天!”也没有人从小就立志“要过凄凉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变得比现在更好、更强大或更美丽、更自信或更自在,我们心里住着一个完美的自己、一个“希望成为的状态”,这就是自我概念。
1、成长的空洞
你只有把现在的自己和自我概念做对比,才会觉得“不满足”。在每个对生活和自己不满足的背后,都是每个人成长的需求。
当两者不能重合,在“现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之间,就会产生空洞。人们期待填满这空洞,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把这些因为渴望成长而产生的空洞称为“成长空洞”。
如果你是个愤怒青年,你就应该拥有一个世界应该更好的信念,当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无法让世界变好时,你就会对这种无力感到愤怒;而如果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你脑子里一定住着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的、大到完全无法填满的自我概念,你真实的自我穿着17厘米的内增高再加上大号的垫胸垫肩才撑得起来,生怕别人看到真正的自己。
不过,愤怒和自卑的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对生活完全失去兴趣和意见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成长的空洞,自我概念裹在真实的自我外面,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能了。
成长的空洞让我们感到自己心灵的空洞,这空洞感就变成了“内心的需要”。你想要一间可容身的房子、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个爱自己的恋人、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这都是你填满空洞的需要。因为你的自我概念认为这些你应该有,而真实的你却没有——这就产生了你的需求。
例如:两个乞丐早上饿着肚子讨饭,一个突然对另外一个说:“皇上真好啊,早上起来能吃两个大白馒头。”另一个劈头骂道:“你真是穷疯了,都当皇上了,还只吃两个馒头?肯定还要就一碗豆浆啊!”这两个乞丐虽然在讨论皇帝,但自我概念还停留在乞丐层面,也只能产生乞丐的需求。
因此,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了空洞,这空洞产生了需求。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当这些空洞长期无法被填满,你心里就会空荡荡的,体会到空虚、厌倦、无价值的情绪;而如果这些空洞最终被填满,你就会觉得满足和充实,体会到愉悦、安全、宁静、稳定的情绪;
而如果别人不小心看到或碰到这些空洞——就好像自己某部分畸形被发现——你一开始羞愧,然后会愤怒。所以愤怒都是空洞的,王小波说,所有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痛恨。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空洞、填满空洞的过程。
因为每个人的自我概念与真实自我不同,所以每个人都会长出大小不同的成长空洞。一个从小生活在缺乏爱的家庭的孩子,心中对于安全和稳定的洞就会很大,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填满;一个终生渴求智慧的人,他心中智慧的洞稍被填满,马上就生长出更高的洞壁,他也乐得用一辈子时间来填它。
我们的基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与人生经历共同创造了现在的我们,也建构了我们的自我概念,这让我们生出大大小小、各自不同的成长空洞。这些成长的空洞构成我们对“值得”的观念和想法,价值观就这样产生了。
好比一棵橡树,在种子阶段,基因决定了它是一棵橡树,而在南方还是北方、干旱还是湿润决定了这棵树能长多高多粗。而如果橡树有思想,它就会思考自己需要从大地汲取什么营养,应该向什么方向伸展。
因为每个人的基因、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思考也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系统——送你一根蜡烛,有人想到晚餐,有人想到皮鞭,就是这样。
基因+社会与家庭环境=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现在的自我=需求
虽然成长空洞人人不同,但每个人的努力方向都一样——填满那些空洞,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看到自己的成长空洞,了解这些洞需要用什么填,在有限的资源中按照什么顺序去填,就是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成长为自己的过程。
2
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洞?事实上,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自我的游戏。
1、物质的游戏
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纷至沓来的东西,能满足你的各种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满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内心的空洞中,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1000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10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美妙,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于是你匆忙地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进入新的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被物质充满的人,逐渐会认为物质才是真的自我
用物质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地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但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
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2、他人认同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两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
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我们逐渐长大,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地在一起,待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
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等艺术记录了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被认同填满的人,逐渐成为认同者的绑架对象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我知道的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便偃旗息鼓,妈妈最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
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玩“被认同”的游戏并不是自我成长之路。当认同一次次填充进来,你会上瘾一样地享受着这种既快乐又自虐的快感,渴求更多的自我妥协。正如席慕容在《独白》里面所说: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其实你谁也不是。你只是为别人认同而活的工具。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3、自残的人
“你看,这个地方没做好啊。”
“其实,我天生就不是做××的料!”
谁被夸的时候都很快乐,但是遇到批评或指责,很多人的反应总是破罐子破摔。
他们也用别人的认同填自己洞。当认同被拿走,他们感到痛苦,反应却和上一种不同——他们不愿意“懦弱”地继续寻求别人认同,于是“彪悍”地把和空洞相连的部分全部切掉。
“你这件事情做得不够好啊。”
“我本来就没有想好好做。”
“我觉得我们相处有些问题。”
“我们还是算了吧,我知道你看不起我。”
做得不好,暴露出你成长的空洞,而自残的人的回应则是彪悍地说:根本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我努力想做却还差一点,而是先天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或者是我根本就不想做好!
破罐子破摔的回应虽然暂时能让自己舒服,但是相应地,成长的可能性全部破灭。从此以后,这件事情不可能做得更好,而关系也无法向前一步。不仅这样,在空洞旁边,已经培养起来的很多能力也忽然被割舍——因为手臂上的一个小地方发炎,你不愿意面对,就把整条手臂都剁了下来。
这比喻虽血腥却真实,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个类型的“假我”游戏叫作自残的人——为了逃避痛苦,他们不断地砍掉自己真实的自我的各个部分,最后缩小到自己都看不上的地步,自卑是自残者的必然结果。
4、挖另一个坑
朝三暮四的猴子的故事,你一定听过。
《庄子·齐物论》里说,“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养猴子的人把晚餐的四个果子放到早上,所有的猴子都很高兴,却看不到晚上的果子变少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人不见得比猴子好多少。我们总是挖健康的坑,来填事业的坑;挖自由的坑,来填安全的坑;挖自尊的坑,填成就的坑。当我们填坑的时侯,我们和早餐时的猴子一样,开心满足,认为这些都是白来的;而等到晚餐时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坑洞时,会痛苦不堪,又希望挖下一个坑来填现在这个。
比猴子的故事更加可悲的是,生命并不如果子一样是个零和游戏。有些坑一旦被挖出来,需要10倍的力量去往回填——比如健康、自尊;而有一些坑则再也填不回来——比如说青葱的恋爱、孩子的10岁生日会、你生命里的任何一段重要时光。
填坑的人常常集中在25~35岁之间,这阶段人的角色暴增,从单一的工作者和儿女,慢慢地加入管理者、丈夫或妻子、儿媳妇或姑爷、爸爸或妈妈的角色,每一项角色的增加,都意味着全新的自我概念,也意味着新的成长的空洞。这个阶段的人有太多的东西需要生长出来。他们一旦乱了手脚,就会从其他地方挖出一个坑来,填满眼前这个。
事业出问题,牺牲身体;身体出问题,拖累家庭;家庭修补好了,孩子又出事;孩子勉强搞定,工作又开始亮红灯……挖了填,填了挖,你的生命就像一个永远无法停工的城市道路施工现场,四处救火,步步惊心。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的自己,现在它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
3
试试看,大声喊两句话:
“我要……”第一遍选择一个你觉得应该做,但是内心不认同的东西,比如“我要做个好学生”。
“我要……”这次选择一个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我要自由”。
(如果你觉得这练习有点二,与本书高雅的风格水准不符,你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喊,但是要确保音量。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反复抄写三次也有效)
如果你选择的是真的价值观,你会发现第一次没什么感觉,第二次你“七情上面”,心中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甚至连发声的地方都不同,第一次来自喉头,第二次来自心里。
那个能感动你自己的,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上脑的,而是上心的,甚至是上身的。
一旦了解了价值观与情绪的关系,你就能明白为什么符合价值观的东西会成为你的核心发动机——来自情绪的动力比来自理智的动力强大一万倍。回顾一下你的赖床经历就能明白,如果你“不想起来”,你的大脑就会飞转,给自己找到千百种理由继续赖着。但是如果你有一件“特别想去干”的事,你根本就睡不着,清早醒来,绝尘而去。
当你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任何胆小的人都会坚强起来。即使看似温驯的小动物,也会在保护幼崽的时候变得强大无比;胆小的人在遇到自己坚守的事情时会变得坚忍强大。为什么伟大的公司必须有伟大的价值观?因为伟大之路障碍重重,非坚硬的价值观不能破。所以该走哪条路才能成功?走你“最坚硬的一面”的路。
我从来不希望我父母改变,没有被烦到的时候,甚至还觉得好玩。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在小时候,别人就是这样要求他们的;而当他们长大,他们也是在内心这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审判自己。道德是个好东西——但他们是被道德绑架的人。
不过,你可以选择是不是和他们玩。你可以选择遵从道德规则,获得认同;你也可以选择不要认同,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你还可以选择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出道德和价值观都认同的方式。
但是你要对他们的愤怒做好准备。这样从小被道德绑架的人,当他们看到有人可以轻松松绑,不做“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你猜他们能有多愤怒!
4
为什么你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如果你是个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其实你的价值观列表里面有两项“隐藏价值观”:求完美或追求认同。
1、完美主义
你有一个虚幻的价值观叫“完美”。你希望“既可以要到这个,又可以保持那个”“既学好,又不难”“既可以获得,又不用付出”。
一个选择了“完美”的人,就是选择了“不损失”的人,背后真正的价值其实是“安全感”。因为值得去的地方永无捷径,困难重重,所以这种人也就是间接选择了“不可能”或者“累死你”的人。
我有一位朋友长年陷入这样的心智模式:
面对问题——安全——求完美——纠结不选择——拖延——事情变糟糕(要么就是必须选一个,要么就是两个都选不上了)——自卑——更不安全
这种模式每隔一段时间蹦出来一次,好像一个拦都拦不住的流氓,把她精心布置的生活场景重新打碎、扯烂。
一旦你有了“完美”的心智模式,就会看哪个目标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你会一直等待一个“好的机会”,却在最后发现,因为常年纠结而无力,最后哪怕最差的都选不到了。不做选择往往是最坏的选择。
这些人也最容易成为各种成功学、伪大师或骗局下手的对象,因为他们自己在心里已经给自己摆了一道——他们还真的相信值得去的地方总有捷径,免费午餐会到处发。
很多强者也容易陷入这种心智模式,这必然是他们在更大格局上落败的前奏。即使你的能力超群,是120分,别人的能力只是70分,但因为你要完美的同时达成两个目标,你的实力其实只有60分,最后你会被两个70分的选手同时在两个战场打败。
所有的完美都是减出来的,不是加出来的。
2、相关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关性是指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看看你在重要性练习里留下来的三样,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内在的关系——有些人只有“自由”了,才有机会过“振奋的生活”,才会“内心和谐”;同样,在职业中,“智慧”会促成你的“成就感”;“工作生活平衡”可能是你“利他助人”的前提;“挑战”是“成就感”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的生活感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这就是价值观的相关性。
随便在身边找一个人,问“你想要什么?”如:
Q:你想要什么?
A:我想要1000万。
Q:如果你已经有了1000万,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我会买一座大房子给我老婆。
Q:如果你老婆住进了大房子,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这样我就觉得对她有交代了,我可以安安静静地不上班,天天在家里看书。
Q:如果你能天天在家里看书,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那样我会慢慢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Q:如果那样呢?
A:那样已经很好了,我不想有什么改变,我就希望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当你这样追问到最后,总会发现对话指向某个让人觉得“这样就可以了”的“值得”的状态。这就是罗素所说的“知识之外的感觉”,是“与情绪相连的信念”,也被称为终极价值——所有对内心的探寻,都会走到一个终点:只要这样,本身就是价值。
为了达到这个状态,你需要达成很多外在目标——1000万、大房子、给老婆一个交代、不上班看书,这些都属于具体的目标,也被称为工具价值或替代价值。我们无法直接实现终极价值的时候,替代价值就是我们努力的路标。
把这些东西都连在一起,你应该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价值链:
1000万——大房子——对老婆有交代——不上班看书——智慧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能看到生活中很多约定俗成的价值链条经常被当成生活的真理本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只有早点生孩子才算孝顺!(生孩子——孝顺——认同)
没有事业的男人叫什么男人?(事业——男人?)
劳斯莱斯,成功人士的选择。(名车——成功——有能力)
你上这么个二流学校,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学校——社会地位)
在北京收入至少要一万二,才有可能活得像个人样!(钱——舒适生活)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爱情)
办了健身卡,你就能有健康的体魄。(服务——健康)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冰激凌——爱情)
我们在小的时候,接受过很多这样的“工具——目标”价值链条,比如父母对你说:“成绩真好!真是我的好孩子!”你强化的就是“成绩认同”。这样的孩子会努力在各方面做到最优秀而期待认同,想象一下他们在不以成绩定对错的职场、感情中感到的无助——他们努力提高成绩,却发现并无认同;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提高哪些方面来获取认同——他们越努力就越远离。
今天,社会也在反复地给我们输入各种价值观链接,比如深深链接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农业社会的乡土价值观“房子——安全感”,再比如在商业文化冲击下形成的“有钱——幸福”的价值链。这些链接如街道纵横交错,变成我们心中的世界地图。
这些价值观系统在我们生命中,有意、无意、善意、恶意地被传达、固化,并无数次被强化,就像分子的结构组合,在我们生命中慢慢地固定,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以及如何应对的心智模式(人生观)。
如果缺乏有意识的觉察,我们不仅不会主宰自己的人生,反过来还会被这些地图主宰,带到沟里去。可悲的是,我们还一直以为那是自己想要的。
真的高手,总在城市的任何角落,找到回家的路。
——读书福利——
001、参与方式
每晚23:59分前在当天后台下方留言你的一句话读书感悟。截至第二天上午12:00,留言排行前三的读者即可免费获得当天读书分享的书籍(电子版)一本。
我是飞哥,4年新媒体运营老司机,百度文库认证知名网络营销达人,新浪微博头条文章作者~
2017年,希望能在这里帮助到你:每周学习两点新技能,共读拆解一本书、1对1解答您的运营疑惑,做您身边的新媒体运营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