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花,擦桌子,拖地,收拾完毕,躺在床上喘喘气儿,窗外偶尔凉风习习,倍感舒心惬意,盛夏鸣蝉聚集,如同在组织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声声入耳,思绪飘离,回到那个遥远的属于少年的夏日……
那些年,我十岁左右,一到夏天,生命也好像随之沸腾起来,每天盼着天黑,太阳快要落山了,几个小伙伴们你呼我应,拿着小铲子,提着瓶子就往外跑,任大人呼喊着吃饭,手里拿着一块馍只顾走出家门。村头的大树下,就开始拿铲子在地上胡乱挖了起来,一会儿,把地上挖的乱七八糟。如果有谁挖出了知了猴,一声呼喊,大家一起跑过去,看看大小,猜猜变出来之后是会叫的,还是不会叫的。随之暮色四合,大家又开始丢下铲子,在地上找知了猴即将出来的小洞,找到了,用手指或是一根小细棍儿慢慢伸进去,让它沿着出来。天黑的在地上看不见小洞了,又转移到树上找起来。更有意思的是,天很晚了还不回家,找一堆柴火,在一棵树下点起一堆火,大家一起用力摇晃那颗树,知了就从树上落下来,然后在地上捡知了,一个一个的数着……
夏天的早晨,早早的起来,那是捉知了的最好时机,那时候,知了才从壳里变出来,翅膀还有些沉重,飞不起来。几个小伙伴,沿着村头的小河边,挽起裤腿,趟着露水往前走,小树上,玉米叶上,柳条上随处可见刚从壳里变出来的知了,那知了嫩黄嫩黄的,晶莹剔透,一夜之间,好像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煞是可爱,轻轻的捏住它,生怕弄坏了它的翅膀。把它捉回家去,不一定是要吃的,可以把它放在屋子里,让它在屋里飞,还可以把两个放在块儿,用竹筐盖住,看它们是否打架,有时,折断了他的翅膀,看它是否还能飞,有时,还掐了它的眼睛,看它跌跌撞撞,无头的乱飞,现在想起,感觉那时好残忍。
想起那时候,不记得天那么热,不知道什么叫午休,不记得捉知了回家吃它的滋味,只记得找知了猴,捉知了,听知了叫,看知了飞,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那是一个夏天中快乐的日子。
上学后,学习袁枚的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更会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
少年捉蝉少年心,中年听蝉念天真,窗外,鸣蝉正浓,携一段过往,拣一束光阴,任时光流转,惟愿蝉声入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