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内容大同小异,大家并不陌生。我这里只想把我近年来自学中医结合养生谈一点心得体会,供读者参考借鉴,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人在天地之间生长、生活、生存,只有顺应天地之间的季节转换、天气变化,才能保持健康,不生病变。
大自然的运动变化是按周期性进行的,日出日落为一天,月圆月缺为一月,春夏秋冬为一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们的老祖宗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和掌握大自然的运动规律,用于指导我们人类的各项活动,包括养生保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经《黄帝内经》中,就总结了四季养生的纲领。我这里只引用《黄帝内经》中关于冬季养生的论述:
冬季的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潜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地冻开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阳光照临时再起床;不为事务操劳,使思想情绪内守伏藏,好像有所收获而不外露,远离严寒,趋近温暖,但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损耗阳气,这是顺应冬季的气候,养护人体闭藏之气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脏,以致供给春天生发之气的能力减弱,导致春天发生痿厥病。
……如果违逆了冬季的潜藏之气,少阴之气就不能潜伏,以致肾气消沉。
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蓄养阳气,以满足生长需要;秋冬季节蓄养阴气,满足收藏的需要。顺应万物生存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四时循环中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破坏生命的本元,摧残身体。所以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起点与终点,是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灾祸就会产生;而适应它,重病就不会患上。懂得了这些,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养生之道。(摘引自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7月版本《黄帝内经》)
大自然的规律亘古不变,但人类生活的环境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白天和黑夜没有了界限;自从本茨发明了汽车,车轮代替了步行;……一系列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虽然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效率,但却违逆了自然规律。比如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遗传密码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现代人却不分昼夜劳作,甚至昼伏夜出,通宵达旦;又如人类遗传在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中形成的适应密码,而现代人发明了空调设备,一年四季在“恒温环境”中,使身体免疫力大大降低……;凡此种种,包括环境污染、错误的医疗导向等等,结果就是疾病越来越多,患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因此,养生保健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中老年人。现在网络时代,海量的养生信息,鱼龙混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近年来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和初步实践效果,认为只有中医(包括道医、佛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一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近年来又有《黄帝外经》公开刊行,是对《内经》的进一步阐释和补充)囊括了中医养生的指导纲领和法则,强烈建议注重养生保健的朋友阅读学习。
学习了《黄帝内经》有关冬季养生的理论,我们知道冬季对应的人体肾脏,肾乃先天之本,冬季养生重在养肾。如何正确养肾,首先要明白肾脏与其它脏腑的关系以及肾脏喜好什么,厌恶什么。《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第十》中说:
心脏与脉相配合,其精华表现于面色,肾脏能制约心脏;肺脏与皮肤相配合,其精华表现于毫毛,心脏能制约肺脏;肝脏与筋相配合,其精华表现于爪甲,肺脏能制约肝脏;脾脏与肉相配合,其精华表现于口唇,肝脏能制约脾脏;肾脏与骨骼相配合,其精华表现于头发,脾脏能制约肾脏。
因此食用过多的咸味,就会使血脉凝滞,面色发生变化;食用过多的苦味,就会使皮肤干燥,汗毛脱落;食用过多的辛辣,就会使筋脉牵引拘急,爪甲干枯;食用过多的酸味,就会使皮肉粗糙皱缩,口唇干裂翻起;食用过多的甘味,就会使骨骼疼痛,头发脱落。以上损伤都是因为偏好五味造成的。因此心脏喜好苦味,肺脏喜好辛味,肝脏喜好酸味,脾脏喜好甘味,肾脏喜好咸味。这是苦、辛、酸、甘、咸五味与心、肺、肝、脾、肾五脏的相合关系。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又说:
肾主冬水之气,肾与膀胱相表里,冬天以足少阴肾经与是太阳膀胱经为主治。……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故应吃辛味药以润泽它。这样才能开发腠理,输布津液,疏通五脏之气。
中医大师倪海厦老师讲过,“《黄帝内经》是目前世界上仅存最完整的生理学、病理学和活性动态的解剖学著作。”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敏锐观察和高超智慧,她把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互关系以及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相关联,所总结的科学养生和治病法则,被几千年人类实践所证实并继续发挥指导作用。
现将冬季养生的要点小结如下:
1,早睡晚起,以逸待劳。冬季寒冷且夜间时间长,不少动物以冬眠来对应,人类自然要延长睡觉时间来适应养藏之道。上班族尽量少加夜班,保证晚10点以前睡觉,早7点以后起床;中老年人晚9点以前睡觉,早7点(或8点)以后起床。盖被不可蒙头,不可过于厚重。
2,避寒趋暖,勿受风寒。冬季多风,气候寒冷,人们穿戴以保暖舒适为度,重点保护好项背腰脊和足膝部位,以不冷为原则,室温不宜过高,注意温差变化,预防感冒。
3,适度运动,不可大汗。过去有个口号叫“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其实并不科学。人体生理有极限,不要轻易去挑战生理极限,中青年时拼力劳伤,中老年时必定痛病缠身。冬季运动(包括劳动)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可大汗淋漓,因为大量流汗会使人体阳气一起外泄,得不尝失。
4,适当进补,积蓄能量。动物冬眠养膘是为了来年生殖繁育,扩大种群;植物落叶收枝,枯茎宿根是为了来年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人类自然也要为来年做好各种储备,包括适当进补。何为“适当”,就是“虚则补之,寒则温之。”
要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对待,一般原则是男补阳气,女补阴血;轻缓则食补,重急则药补。食补以牛羊肉类、豆类和黑色的粮、菜、果类以及温热性的食材为宜,药补最好让真中医大夫面诊,对症处方。笔者通过自学中医和实践,认为中老年人冬季适当吃一些补肾的中成药,比如“六味地黄丸”(适用于女性和肾阴虚的人群)和“金匮肾气丸”(适用于男性和肾阳虚的人群)是有好处的。
冬季养生的内容很多,笔者见识有限,也不想面面俱到,此文只是抛砖引玉,读者如不满意,请百度学习更多内容。
YSL言书乐 2020.11.12
【附录】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处方及讲解
1,处方
六味地黄丸:
干地黄 八两 干山药 四两 山萸肉 四两 泽泻 三两 牡丹皮 三两 白茯苓 三两
金匮肾气丸:
干地黄 八两 干山药 四两 山萸肉 四两 泽泻 三两 牡丹皮 三两 白茯苓 三两 桂枝 一两 炮附子 一两
(注:上方中一两按现代量50克计,加上蜂蜜[大约800—1000克]的重量,一付药制成大约9克一丸的药丸190丸至210丸,正好吃一冬。)
2,方解:
六味地黄丸加桂枝、炮附子两味药就是金匮肾气丸,使用在虚劳腰痛,适应于虚寒症。简单区分就是大便干燥的人吃六味地黄丸,平常大便稀软或次数多的人吃金匮肾气丸。
这个方剂比例是八、四、三、一,按这个比例去做才是对的,把它磨粉过筛后炼蜜(炼蜜:就是把纯蜂蜜适量放锅内烧开去掉白沬)为丸(先把药粉放盆内摊平,再把炼过晾温的蜂蜜适量,均匀倒入药粉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以能揉团不散为度,然后象揉面团一样揉勻搓成条,切成小段,手工揉丸时手心擦少许香油揉成丸后单摆晾凉,再逐个用蜡纸包装,收藏待用),每日早晚用黄酒或淡盐温开水送服各一丸。
这个是补肾滋肾阴的,干地黄一定重用,淮山药它是健脾的药,山萸肉味酸入肝脏,补肝的啊。所以这三个补药在一起的时候,肾肝脾它统统补到。泽泻呢能够清肾,把肾里面的垃圾清出来;那白茯苓呢,清脾,把脾脏里面的垃圾清出来;这个牡丹皮呢,能够入肝脏,所以它等于是三补三泻。真正好的处方,滋补的药是补泻兼顾,绝对不可以开纯补的药,纯补的药是西洋人搞出来的,比如维他命B12,那是纯补的药,用上就好像你拿油漆去涂活生生的树,阻断它的新陈代谢,违背生长规律,那是不对的。
那这个处方呢,平常就可以吃,用淡盐水送服,目的就是把药引到肾脏里面去而已。(笔者根据倪海厦老师《人纪金匮讲稿》整理。)
另外,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症并治第十三》中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说明此方也治男子糖尿病或血糖不稳定的症状。
【2021.09.28修订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