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赤兔“时代百问”论坛上的一篇主题演讲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
“学习敏锐度”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潜力的最关键因素。
“学习敏锐度”是指用既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即“举一反三”的能力。深入思考后,我颇感受益。
对“举一反三”的最直观理解是因掌握一个知识而获得了三个知识,也就是用少量的知识撬动了更多收益,看来这是个划算的买卖。如此来讲,这个“一”就非常关键了。我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可能成为这个“一”,但一定有 “少量的关键知识”更具这个撬动或链接能力,更具有能被举一反三的属性。那什么样的知识具有这样的属性呢?
那些具有“道”和“术”特点的知识更具有举一反三的属性。
以学习英语为例,“像学习母语一样学外语”这一理念就是“道”,“Phonics自然拼读法“这一方法就是“术”,领悟了“道“且用好了”术“,你就能高效掌握诸如单词发音、句型结构等其他知识。再以学习演讲为例,“演讲的本质是建立与听众之间的信任“这一理念就是“道”,“3V演讲法-内容、听觉、视觉”这一方法就是“术”,领悟了“道“且用好了”术“,你就能做一篇让听众喜欢的演讲。
按此逻辑,在研习某一领域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去识别和学习那些“少量的关键知识”,并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理解、批判性思考、反复实践和反思修正,将这些关键知识嵌入我们的思维、根植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使其成为构建自身思维模式的一个个具有自动链接能力的思维点。纵向上,这些“少量的关键知识”有助于我们在这一领域学的更深入、更高效;横向上,由于这些关键知识已经嵌入你的思维,当你遇到全新的领域时,这些关键知识就会与新知识自动形成链接,跨领域的思维能力也就形成了。
因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内化“少量关键知识“是突破某一领域的根基,更是跨领域发展的前提,它能让你用最少的知识,撬动最大的收益,走上高效学习的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