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是浅谈,是明白每一个企业内部结构都是不一样的,这里探讨的内容可能较为笼统,不一定完全可以套用实施,目的只是想在这里试图去把低层的逻辑给梳理清晰,从而厘清对企业品牌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更本质的理解,具体如何实施和推进还是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执行实施方案。
想不到微信好友里居然有一位因为关注食育添加我为好友的家长(以下简称:R)也是同行,做了近十年的医药产品的品牌策划,目前主要作为第三方品牌策划公司为一些上市公司提供品牌咨询、品牌规划和传播执行的服务。
于是带着以下的疑惑和好奇,我跟R 接连有过一些对话,并由此激发出我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一些思考。
“第三方公司为企业做的传播执行要跟销售额挂钩吗?企业是如何评估传播执行服务的有效性?”
“是什么样的企业能够长远的看到品牌所带来的影响力,变得不那么看重短期的高效和高增长率,而有远见地愿意邀请第三方公司来做品牌规划?”
在此可能需要先对于”何为品牌“以及”何为可持续发展“做一个厘清,毕竟不同的人对于这两个概念是有不一样的理解。
所谓品牌是那种外在贴满各种标签或花钱买来裹在身上用以诱惑人的漂亮大衣,还是从内而生、向外透显出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精气神?显然我想要表达的是后者,那种内在生发的,有生命力,可持久发光的力量。当然内在与外在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和流动的。
而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我想表达的是一种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这应该是多个维度的平衡式的发展模式,而不仅仅是单一维度以经济增长为主,其他完全不顾及的发展模式。例如企业逐渐获得自主和对未来的掌控感,企业的员工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让企业和在企业的人都可持续才可能实现真正或者说长时间的可持续。万物一体,反之系统总是处于失衡状态相信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很容易随时奔溃的。
回到前面提到的疑问: “第三方公司为企业做的传播执行要跟销售额挂钩吗?企业是如何评估传播执行服务的有效性?”R回应说:品牌是无法跟销售额挂钩的,评估可以看数据,比如公众号看阅读量和转发量。
但是阅读量和转发量会是评估文案的品质的唯二标准吗?众所周知我们关注的很多优质且需要花时间费脑力去阅读的文章并没有太高的阅读量,反倒是那些越“三俗”,越标题党的文章更吸爆公众的眼睛。从销售角度而言确实需要后者最大化的吸引眼球并进行引流促成转化率,但从长远考量,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也不利于忠实粉丝的沉淀和积累。R也补充道:内容行业是一个标品和非标品糅合在一起的行业,我们不可能纯理性的分析它,其中一定有很多感性的成分,要调用一些 专业人士的专业直觉参与到整个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去。
第二个问题则是:“是什么样的企业能够长远的看到品牌所带来的影响力,变得不那么看重短期的高效和高增长率,而有远见地愿意邀请第三方公司来做品牌规划?”在此R表示她们服务的都是上市公司,这样的公司其实才有实力去做品牌,中小公司很难有这个资本和实力。或许真是如此这般,现在即使偶尔看到有的企业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但更多是想要打造去品牌然后利用品牌的噱头去进行商品销售转化实现变现。对于品牌的认识是过于狭隘的,正如我前面形容的第一种外表吸引眼球但内在匮乏的漂亮大衣。
稍有认知的企业都应该明白不做长远规划,只是想用短平快的方式快速变现是很难走远的。R分析这跟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毕竟要先活下来才能再想去活好的事情,企业的格局和眼光有时候也跟经济实力有关。
与此同时我们也一起厘清彼此对于品牌策划的理解都是要建立品牌形象和口碑效应,这点还是比较一致的。但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口碑效应都是需要持续投入才可能看到效果的,一般企业可能等不起。在这里R分享到其实现在的品牌链条已经在缩短,好的内容就是一种品牌输出,可以迅速建立和消费者的关系。
我则仍有些不死心认为有时候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想象力不够,看不到达成目标的更多可能性;也积极的认为即使是中小企业如果能长远的看到品牌形象和口碑效应所带来的价值,是可以有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规划,分阶段实现。
短期目标可能是根据数据的分析进行内容输出和服务流程的优化,营销方案推广策略的调整。
长期目标则在建立对产品和用户群体的特性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需要从建立更深层次关系开始做出结构化的调整。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有一些革新的力量,打破和重建是一个需要勇气的事情,也可能要面对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之后或许才有可能看到重新生长出来的更有力量的东西,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除此之外,我和R还探讨到公益营销或更严格来说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也是企业品牌实现的方式之一;另外企业内部关系的畅通,从而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是让企业更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可以继续开篇聊,哈哈)。
写于2019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