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他人也是一种幸福
你好,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自己只能顾着自己倾诉,而不能共情他人。
面对别人的倾诉,很多时候没有感觉,甚至觉得麻烦,这是什么情况?
这说明自己已变得麻木了,而没有能力去关注他人了吗?
怎样让自己变回健康心理,既能主动倾诉,也能被倾诉!
叶子
叶子,
你好,你希望改善这种“难以倾听”的情况,最终能实现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先从定义清楚“什么是健康心理”谈起。
健康心理有哪些表现或标准,不同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理解。
我个人的阅读和经验总结是,心理健康包括三种特质。分别是,足够的适应性、自我接纳和主观幸福感。
足够的适应性,是指能有弹性的接受你所处的环境,顺利地完善日常生活的任务和挑战。
自我接纳,是指自己对自我的态度大体是积极的,有自我欣赏和肯定的能力,接纳自己的优点缺点、心理冲突较少。
主观幸福感,指的是有一定的工作成就感、情绪上虽然偶尔受挫,但是还能笑得出来、睡得着觉,能从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中有愉悦的感觉,有一定的幽默感。
在这个基本框架下,反观你的提到的“难以共情他人”和“难以接受他人的倾诉”,我们能更具体地看到,他们如何阻碍了你靠近幸福的方向。
大体上,我觉得有三个潜在的障碍,会影响你。相对应的,去除了他们,也就解放了自我实现的潜力。
这三个障碍分别是:社交能力不足、自身焦虑感过高和潜在的自恋特质。
首先,社交能力,包括有关于社交活动的理解和技能两部分。
其中,理解是基础,如果你对周围人的情绪体验、生活境遇缺少认知上的理解,更谈不上去得体、友善地与人交换意见、表达同理心。
改善的办法,在于对于具体情境,以及情境中的人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不止于外在的表象。
我们做个思想实验
以下几个现象,你觉得有什么相似的点?
10岁的小女孩,过六一,家里却买不起她最喜欢的布娃娃;
15岁的小男生,在自己的生日当天,去向渴慕已久的女神表白,却被拒绝了;
23岁的本科毕业生,全职考研一年,研究生复试之后,却被刷下来了;
65岁的大爷,虽然热爱运动,但再也举不起80公斤的杠铃······
表面上,我们能看到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的人过得不高兴,此外呢?
他们在各自的情境里,遭遇到不同的受挫点,激活了很无能、很委屈、无价值的感觉,甚至会怀疑自我。
每个人因为年龄、认知、阅历上的差别,会有表现上的差别,但是本质上,他们的体验里,都遇到如佛语所云“求不得”之苦。
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情绪和体验的痛苦,也就有了下一步,表达你对他们感受的认识的基础。反之,如果你只能看到他们:小孩有未来、年轻人身体好、老大爷退休金高,那么就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在痛苦什么、委屈什么。
为了增加理解情境和情境中的人的情感体验,建议你多看看抒情电影和小说。如王家卫、侯孝贤的电影,看起来节奏好慢,抽一口烟都一连串慢镜头,但是他们渲染的情绪,恰恰是最饱满的。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慢,允许自己逐渐沉浸在这种情绪里,也就有了理解他们体验的能力。
当然,这里面有挑战,如果我们处于度假期间、自己也没有烦心事,还能看得下去这些节奏缓慢的电影,但如果我们自身烦躁不安,哪有心思去反复体味这些慢悠悠的感受呢?这就是你遇到的第二个障碍。
第二个障碍,是你自身的焦虑过高。
焦虑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自我管理,如果焦虑管理不足,那么过量的压力感、过强的情绪体验,都可能吞噬掉我们的其他自我功能,陷入到“失能性焦虑”状态里。
比如,买了股票,随着股价上下起伏,有的人,依然可以照常社交、照顾孩子、健身娱乐;有的人,却睡不着觉、反复查看、食之无味、注意力涣散。
即使撇除了原本的收入水平、经济压力,还是能看到不同的焦虑管理水平对人的影响,也就是俗话说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等。
你没有提自己在焦虑水平低或水平高时,自己倾听他人的能力。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越是焦虑、压力感强时,内心抱持和涵容自己焦虑感都不够,更无暇倾听他人的痛苦情感、纠结的冲突。也就是说,大量的心理空间,用于试图让自己平静、放松下来,而容不下其他人的小纠结。
对于这一点,你可以反思自己的情况,如果你是最近压力太大,有近期的目标在占据着你的意识,那么忙完这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一些。
但如果你是长期患得患失、惴惴不安、总是前怕狼后怕虎,那么就可能需要提升焦虑管理的能力,也经营一种适度焦虑的生活风格,避免持续的焦虑,导致身心的紧张和人际关系的疏远。
毕竟,我们是群居的高级动物,需要保持必要的情绪互动、满足基本情感依赖,才能获得安全感,处于轻松的状态。
而过度索取、拒绝付出情感,难免有自我中心、过度自恋之嫌,会对适应环境和体验到社会的愉悦感带来阻碍。
第三个方面是潜在的自恋特质。
我们处于一个允许自恋、鼓励自恋的时代。炫目而不实用的奢侈品牌、眼花缭乱的选秀节目、随手自拍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是自恋需求驱动的。
富裕而新潮的生活方式,当然有好处,如个性得到张扬、更允许自我表达、倾听内心的声音等等。但是相比三四十年前,也就是上一两代人而已,我们失去了集体认同感、少了邻里之间的融洽与温暖、也少了熟人之间彼此闲聊、互道苦水的机会。
普遍来讲,我们更关注自我的发展,愿意满足自我的提升,做有效社交,而不是放松自我、如实接纳自我,更不允许自己躺平之后,清空内心空间,去盛放另一个躺平的人遇到的糟心事。
这就意味着,我们大量的情感能量,或曰力比多,其实都投注在自己的身体上、自己的形象上、自己的事业上、自己的能力上,却很难用心、用情地投入到哪怕是朋友、家人的种种遭遇上。
打个比方:
甲乙两个小朋友,家庭条件类似。
甲只有三岁,玩具越多越好,把客厅和自己的小卧室,都占满了最好;
乙七岁,已经上小学了。时常和其他小朋友外出做游戏,一起互换玩具,在团体里做角色游戏。家里玩具再多,也不过瘾,还是想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追逐打闹好。
从甲的人生体验里,就很难理解乙——他怎么会把自己的球,让别人踢,而自己还很开心呢?他怎么会被其他人当成“儿子”、“小偷”,可是他还是很高兴,这怎么可能呢?
而我们从小在学校,也是注重的是 IQ(智商)的提升和发展。而不是EQ(情商)的发展。考试不考你人际关系怎么样,而是看你是否一个人就能完成考卷。
所以,很多人智商早就超过成人的平均值了,但是情商却可能停在2、3岁以内。因此有了“巨婴”的说法,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如那个三岁的孩子,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他人的需要,也很能从互通有无、相互取悦中获得幸福感。
这种相对自恋、过度关注自我的倾向,需要有意识地觉察,
“我是真的需要(desire),还是仅仅是想要(want)”
“我是经由理性的思考,觉得与自我的现实生活需要有关,还是来自广告、传媒的洗脑——你值得拥有?”
“我仔细挑选一支口红/我听一门课程/我吃最新的网红美食/我写完这篇文章/打一会儿电子游戏······更有意义,还是关心一下我的朋友/资助一个灾区小朋友/栽下一棵树/接纳一下朋友的情绪·······会更有意义”
借用一句佛语,“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自恋活动的本质,是强化了“我执”、强化了原有的角色认同,而偶尔体会一下助人为乐、成就他人的愉悦,或许,原有狭隘的自我关注,会拓展到有利于众生的境界,体验到“无我”的快乐。
祝你顺利拔除上述的障碍,逐渐走向健康、幸福。
2021年9月29日星期三 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