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104――求同存异
(2020年5月22日09:12)
今天早晨,在听读《答友人问书》一文时,特别是讲到孔孟之说与阳明先生的学说的异同之处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求同存异”。
文中有一段话:“假使伯夷、柳下惠与孔、孟同处一堂之上,就其所见之偏全,其议论断亦不能皆合,然要之不害其同为圣贤也。”伯夷、柳下惠与孔、孟的见解不一样,要是放到一块是各有千秋,并不能站到任何一家学说来品评另一家学说的好与坏。虽然孔孟与阳明先生的学说观点不一样,但并阻碍不了他们成圣成贤。每一家学说,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学习就要学习其优点而摒弃其缺点,就是要“扬弃”。
本来学问就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看学习的人的心态如何对待所学到的学问。我们都知道《金瓶梅》这本书写得很淫秽,但毛主席看后,却认为它写了一个社会的缩影,从中了解了当时的底层社会现状。有的人看后,会从淫邪的角度去理解,这就是角度不一样。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所收获不一样。那有什么好与坏之分呢?
对待不同人、不同事情也是这样,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人的认知、处置方法是不一样的。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我与妻的观点就不一样。
昨天,一位朋友给我视频聊天,让我通过视频看一段他电脑上面的东西。因为上面有很多礼让待人的违规车牌号码。他在那里不停地晃动,让我仔细去看。当时,我没理解什么意思,后来,他语音说有我的车牌号码。我在上面看了一阵子也没看到,我就说你拍一张照片不说完事了。于是,他拍了一张照片过来了,果然有我的车牌号码。他给我看的目的,是帮我取消。他让我看了一眼后,很快撤回了。这个举动,让我想到了,他让我从视频上面看,是怕传出去;拍了一张照片后迅速撤回,也是担心传出去不好,毕竟是通报的事情。
这件事情中,我与朋友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知道,他想让我知道,我也想知道,这是共同点。但也有个不同点就是,我的想法是直接给我说就行,不用这么麻烦;而朋友的想法是不通过这个实物我可能不相信。还有个取消的共同点,我想取消,他给我说也是取消。如果直接取消了,我也许不知情,让我知道后再取消我会知情;我认为说与不说一样知情的。两个情况,一个是想法一样,做法不一样;一个是做法一样,想法不一样。这就是人与人不同,想法与做法不一样吧。
当我回家以后,把这件事向妻子说了以后,她对我说:“你开车就是不注意,这也是对你提个醒。”
我说:“干脆把车过户吧,只要是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不通报。”
当我说了此话后,妻子很生气。她对我说:“过户有什么用,关键是以后你要注意。如果不注意,违反礼让行人是小事,还有可能违章,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以后不违章不就行了。”
妻子说得很对,如果自己注意了,还用担心违章吗?关键是自己做得不对。我与妻子的观点不一样,我赞成妻子的观点,并接受这个观点,把自己的观点打消掉。别看这一个小想法,也许就避免了以后的大祸患。
凡事都是这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关键要求同存异,不能固守于自己僵化的观点不放,要看谁的观点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更有利于家庭的团结、更有利于单位的和谐、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