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同事聊天,无意中谈到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已经高三了,可是成绩不理想。他说,这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肯用功学习,上次好好教育了一顿,成绩立马上去了,老师也说这孩子不是不聪明,就是贪玩。
这让我想起了我上学时候的事。从小到大,我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我有个毛病,就是字写的潦草,一路过来没少挨批评。可是我一直都没改,因为我觉得字迹是小事,提高知识能力是大事,题目答对了,还能因为字潦草算我错吗?每次被批评心里甚至还有点高兴,至少证明我的成绩挺好,所以写字潦草的毛病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这类的教育问题其实不少见,比如头脑聪明就是粗心大意,脸蛋漂亮就是懒得收拾。究其原因,还是成人的思维反应给了孩子错误的暗示,让孩子误以为聪明比成绩重要,成绩比字迹重要,漂亮勤奋重要。到底什么比较重要,家长心里没点数吗?
02
外界的错误暗示也就算了,自己有时候也会暗示自己。
之前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技术员,他当时面临一个好的机会,之前的技术负责人调岗,部门经理无人可用,计划让他先一人兼两职,等项目结束提升他为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一线技术员的工作职责不同,他没有经验,也没人教,只有自己摸索,身兼两职常常忙不过来,所以他没有坚持到最后。
这些客观的困难都是他放弃的原因,但我知道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他的暗示限制了他。他在心里暗示自己只是一个技术员,并不是技术负责人,把技术员当成主营业务,技术负责人只是附带工作。于是他的技术员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技术负责人的工作因为不细致常常被批评,最终不堪重压不而离职。
03
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
心理学中有个锚定效应,是说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做个简单的双盲实验,现在有个数字转盘指着65,问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占比多少。然后以同样的问题问另一个小组,不同的是把数字转成10。你猜这两组的答案差多少?结果一组占比45,二组占比25,只不过改个数字,人数差了一倍,不得不说锚定效应对人的选择决策造成多大的影响。
暗示无处不在,怎么决定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