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解释:
神笔马良:把二维变成三维
逆转的神笔马良:把三维变成二维
如今,我依然记得,美术课本上罗中立先生的画《父亲》,深深触动了我。
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小学美术书里,那种震撼扑向了小布的每一个毛孔,差点让我忘记了呼吸。
画中老农民沟壑纵横的脸、干裂苍白的嘴唇、指甲缝里的泥土,甚至渗出的汗珠都清晰可见。那仿佛不是画,而真的是书里藏着的人。
后来小布才知道,这种极致写实,足够以假乱真的流派叫做超写实主义。
这是一种不需要有任何艺术常识就能看懂的作品——因为即使抛却作品背后的思想,即使不从技术角度分析构图调色笔触光线等等元素,仅仅是一眼看上去,就知道画家水平之高,功力之深厚。
超写实主义的夺目之处在于,假如是一张照片,那么几乎没有人会去在意人物发丝的粗细、皮肤的纹理、衣服的质地。
可偏偏它是一幅画,并且极致逼真,于是便让人有欲望去观察这些平时不会注意到的细节,甚至想去了解画中人的内心世界,想知道他们的故事,想知道画家像强迫症一般一笔一笔勾勒的时候在想什么。
这大概就是超写实主义的魅力——即使你不懂艺术,站在它面前,也能感受到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太高档了。
在中国,能以这样的方式触动人心的,除了罗中立之外,大概就是冷军了。
有人说,冷军作品的细腻逼真,甚至超越了罗中立,代表了中国超写实主义风格的新高度。
2007年,冷军的油画参加了全国画院展,比赛中评委们满腹狐疑地眯着眼,托着老花镜,拆开画框,想看看这到底是不是拿来充数的喷绘。
专家们一顿操作,又一顿研究之后,这幅《肖像之相——小罗》获得了全国第四届画院展画院奖。
冷军还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每幅都要画几个月乃至一年,他甚至因此变成了900度的高度近视。
他不仅画肖像写生,描绘静物也是惟妙惟肖。
这幅《天光》灵感来源于一次罗马旅行。
西斯庭大教堂里,人们都在仰视米开朗基罗的天顶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他就想把这一幕在画框里记录下来,颇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意味。
很神吧?
更神的是,《天光》上看似装载图画的画框,也是他画出来的。
可是,既然世界上已经有了照片这种东西,画得跟照片一模一样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小布的眉头一皱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想解答这个疑问,我们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绘画的初衷是将事物或事件记录下来,比文字来得直观。比如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浮雕,就记录了太阳神将权杖交接给汉谟拉比的场面。
为了将人体描绘得更佳精准翔实,追求极致的精确,画家甚至会去研究解剖学。
在15世纪末,达芬奇就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并画出了一系列的人体解剖图。那时候,“画得真像”,真的不是对绘画审美的揶揄。
直到19世纪中期,照相机出现。
既然有一种技术可以捕捉瞬间,画家再追求画得像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
也正因此,才陆续有了像影子追着光梦游的印象派,才有了像看见急支糖浆的猎豹一样奔放的野兽派,才有了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等标新立异的艺术派别。
艺术家们机智地放弃与照相机作对,开始用个性鲜明的手法探寻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的表达,在不经意间使各式各样的绘画流派开枝散叶。
直到20世纪中叶,有一群人坐不住了。
自20世纪以来,有越来越多刷新人们世界观的艺术形式涌现。比如继承了新造型主义,抽象至极的极少主义;摒弃形式、强调思想的观念艺术;还有探讨商业与消费、饱含讽刺意味的波普艺术。
这些五花八门的艺术形式让那些老老实实画画的艺术家慌了,还有这种操作?你们城里人都这么玩艺术,让我们怎么活?
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超写实主义作为现代艺术中的一股泥石流,横空出世了。他们甚至和照相机直接叫板,自称照相写实主义。
有人这样说:“照相写实主义的出现仿佛是和现代艺术开了一个虚无主义的玩笑,就像是一个轮子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处。”
这一画派虽然没能获得批评界和主流美术馆的特别重视,但却大受私人收藏家的青睐,在艺术市场上有着相当的竞争力。
这是因为画到毫发毕现需要艺术家极强的美术功底,对光线和色彩超凡的感知能力,以及超越强迫症的耐心和毅力。
其实技术层面只体现了绘画艺术价值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艺术家注入的情感和作品的内涵。
没错,跟大家想象中一样,真正的艺术家都会把作品看成自己的孩子。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都会爱上自己的模特。比如席勒,比如冷军。
前面忘了说,那幅《小罗》的模特罗敏不仅是冷军的灵感缪思,后来还成为了他的妻子,惋惜的是二人现已离婚。
冷军从20世纪末开始创作这样极致逼真的画作,但他不太认可自己的作品被归为照相写实主义或超写实主义。
与照相写实显著不同的地方是,冷军大多时候是直接与自然交流,作品多源于写生,兼有自己对光影处理的思考;
而照相写实曾多是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把照片“复印”出来。
肉眼看到的跟照相机拍下来的是不一样的,尽管照相机咔嚓一声就是一张,很方便,但人眼有上亿像素,而且人的感情,照相机永远学不来。
在一次采访中冷军谈道:
“国内很多人把我定位为超写实,我总觉得这概念还不是很准确,日本那些搞理论的说,你不应该叫超写实,超写实已经有人定义了,你这个叫超限绘画比较合适,就是达到了油画的极限,超越了这个限度。我觉得这个很新鲜。”
冷军的艺术理念,像是把我们拉回几千年前人类绘画的本源,哪怕和科技作对,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
“油画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用画面去还原肉眼看到的事物,
而我所做的,就是力争
将这个还原做到极致。”
再回到那个问题:
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超写实主义的意义在哪里?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
发电子邮件这么方便为什么还有人写信?和朋友视频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见面?
大概,这就是“有温度”的不可复制性吧。
时代变了,一切都追求速度,人也变得很浮躁。
恨不得五分钟就把一本书看完,边看电影还边不忘拿着手机接收其他信息。
更别说,能日复一日坐下来雕琢一件作品了。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或许艺术家也正是希望激起观众的疑问,转而去关注在21世纪仍将写实放在画布上的这种观念。
这大概也是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冷军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不禁想起网络上有人吐槽我国人民现阶段的艺术欣赏水平。
希望不久以后,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止会赞叹画家的画技,还能从中有所领悟,产生一些共鸣。
艺术永远是需要多元共存的,无论抽象还是具象,能至人所不能至的艺术总是有价值的。
同样,艺术的欣赏也没有标准,只要是由衷而真诚的体会,都是“对”的。
希望年轻一代的我们,和新世纪出生的孩子们,也能够在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在相同或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体会与感动。
—————————
文章中出现的部分艺术文化作品:
《父亲》罗中立
《可口可乐》佩德罗·坎波斯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冷军
《肖像之相——小罗》冷军
《肖像之相——小唐》冷军
《肖像之相——小姜》冷军
《肖像之相——小雯》冷军
《天光》冷军
《冷军像》高鸣峰
《威利·诺依奇》埃贡·席勒
《自画像》查理·克洛斯
《三个女人》费尔南多·莱热
《维鲁特威人》莱昂纳多·达·芬奇
《男孩》 卢西亚诺·旺特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