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突然感觉眼睛有些不适,出现畏光、疲劳、近视加深等情况,意识到出问题后我非常恐惧,害怕眼睛要瞎了。毕竟戴了15年眼镜,头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我也知道,眼睛之所以出毛病完全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用眼过度。平常看手机、电脑、电视、书十分费眼,而我用手机的时间已经占了一半以上,以至于手机成了比闺蜜还亲密的“密友”。
我和手机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早上一睁眼,第一件事就开始刷朋友圈,快手点赞,俨然一个大写的“朕已阅”,大有皇上审批奏折的气势。早中午三餐,标准的自画像是一手拿手机,一手拿筷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手机成了下饭菜,吃鲍鱼海参都浑然不觉味香。工作期间,叮咚一声轻响,必然在三秒之内拉回神思迅速将手机拿起,然后一顿猛刷,至于刷了什么,谁用谁知道。休息时间自不必说,标准低头族,埋头苦干,比当年高考时还要专注。到了睡觉时间,舒舒服服躺着又开始看手机,了解朋友的动向、最新的资讯、新闻热点,不知不觉一小时过去了,直至心满意足才能安心入眠。
每天和手机朝夕相处,以至于我都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钱包里没有一分钱,上哪都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科技改变生活,这的确是好事,但太过依赖也不好,这次的健康问题就是一个警醒。而在此之前,因为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人际关系冷漠、沉迷游戏等事情早已经成为舆论焦点。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手机使用得这么频繁,当我们看手机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
个人觉得,手机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基础功能:就是手机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包括打电话,发短信,定闹钟,听歌,上网等。
娱乐功能:用微信刷朋友圈,这是个可以从早干到晚的活儿,每每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打游戏,此前爆红的王者荣耀,现在流行的旅行青蛙等,男女通吃,时刻锁住大家的目光;看电影,爱奇艺、腾讯等APP,实现了你随时随地,想看就看的愿望;看直播、短视频,比如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轻松幽默的小段子,让你刷到根本停不下来。
购物功能:淘宝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想买什么就有什么。各种购物平台也是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利用各种节日狂欢,让大家乐呵呵地掏腰包。当然,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可以成为千万微商中的一员,在买买买的同时还能卖卖卖。
支付功能:支付宝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开启了日常交易新方式。除了各大商场,就连街边卖菜的大妈有能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如果你不会,那就真的OUT了。
资讯功能:看各类公众号,新闻,自媒体等,相当于在手机上读报纸。
学习功能:看书,学习网上课程等。
占据我个人时间前三甲的功能是娱乐、购物和资讯,其中娱乐又远超其它两类,这样使用手机时常让我觉得消耗了时间又不知道意义在哪里,娱乐远大于实用。;
2004年,尼尔 · 波兹曼出了一本叫《娱乐至死》,作者在书中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娱乐产业异常发达,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流量明星备受追捧,新兴游戏欲罢不能。自媒体兴起后,平头百姓也有机会成为娱乐焦点,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来实现观看和制作,反而削弱了手机实现远距离的沟通交流这一最基础的功能,
娱乐占据了大家太多的目光,意志力稍微薄弱一点,稍不留神就会患上“手机上瘾症”, 时常有一种莫名其妙地焦躁感,极大地危害人的生理和心理。
试想一下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晚上你都在干什么?那时候手机是奢侈品,电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吃完晚饭大人们就三五成群地在空地上摇扇纳凉,孩子们则追着萤火虫到处乱跑、嬉戏,或者津津有味地听家长讲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因为招蚊子的缘故,我每次都要被咬上好几个包,但孩子们都乐此不疲,十分钟爱这一固定节目。
为了身心健康,试着放下手机吧,只保留它的基础功能。去多看看花草虫鸟、多和亲人朋友聊天、多参加户外活动、多闻闻书香多思考,成为那个最初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