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说过,如果舞台布景的墙上挂着一把枪,那么,接下来的情节里这把枪就应该派上用场。而好莱坞的大片儿里如果主人公有个一事无成的狐朋狗友,那么在紧要关头这个朋友一定会在最关键的时候神兵天降帮他一把。至于小说,《双城记》里卡尔登这个倒霉蛋既然和露西的未婚夫长得很像,在结尾就得上断头台当替死鬼——我们管这个叫伏笔。
这还不够,我们还希望每件事到最后都有个结局,每个角色到最后都有其下落,好比巫婆死掉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生活,至不济也得是小人鱼可以通过三百年的努力换得一个永恒的灵魂。如果不然,大家的压力都会很大。于是十六年后,小龙女从绝情谷底再度爬了出来,而张恨水则不得不写一本《续啼笑姻缘》,彻底弄死沈凤喜和关秀姑,因为禁不住老有人问他:“后来呢?后来呢?”
而再过分一点的例子,“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的下一恨是“三恨红楼梦未完”,红迷言到此处,每每咬牙切齿。高鹗讪讪的,涨红了脸缩到墙角画圈圈。曹雪芹忙说抱歉抱歉,来不及写完就死了。
死了死了,万事皆休,且让红迷们百爪挠心去吧……有个故事叫“扔靴子”,忘了是先听的相声还是先学的英语课文,讲的就是比往地板上扔两只靴子吵醒他人更可恶的,是只扔一只靴子,让楼下空等第二只靴子一宿,而彻夜未眠。
一如上述,我们从小就被虚构的完满故事惯坏了,总是以为既然故事都有头有尾,扔了第一只靴子必然就会有第二只,其实并不一定——曹雪芹并不是不扔红楼梦的第二只靴子,而是命运的出其不意——这个并不能算特别可恶,可恶的是第二只靴子有是有,只是落地的时候没让你听到。
那个故事里,楼上扔了一只靴子才想起来,把另一只靴子轻轻放下,这不过是可能之一。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没有第二只靴子的声音,比如消失的马航MH370。
但总有人彻夜等待,辗转反侧,提心吊胆,却不知道第二只靴子早已落地,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