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间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日日夜夜不停地流去。”
这是一种触物生情的感叹,感叹时光流逝如同河水日日奔流,句子简练而含有深意。我曾问自己为为什么要看书,答案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看过一篇文章,知乎上读过一篇文章,关于读书有什么用的,作者举了一些例子,说读过书的人外出旅游,去泰山时,立于泰山之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脱口而出,这并不是刻意的像某人炫耀,而是一种共鸣,当你看到那么多奇观壮景的时候,发泄情感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对着山下大吼:啊~!也不是说这座山真大啊!那片云好美啊!看到沙漠美景的时候,不是说真美真美,而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一种意境,是情感的升华。假如没有读过书当我们站在河边的时候,说的只是这水真干净或这水真脏,这河的源头在哪啊!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古时文人雅士喜寄情于物,特别是那些在恶劣环境中盛开的花朵,受人称赞,松树作为一种长青植物更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在故宫游玩的时候遇见过旅游团,经过旁边导游拿着大喇叭正在讲,故宫里为什么那么多的松柏树,它其实是象征着皇室的长青,听到这一点觉得讲的还很有道理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跟着旅游团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他们有了解这个地方。不似我们上次去那,只是看了看黄瓦红墙,深宫大院,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隐藏着历史的痕迹,转了一圈就回去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慨,也不似电影里感受到许多太监趋身而过,亦不曾恍惚看见皇帝与嫔妃游览花园。凭填了些许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