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习惯,大家对它都不陌生。简单来说,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习惯,长期来看,有些习惯对我们是有益的,反之亦然。那么,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它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明明知道有些习惯对我们有害,我们却对它无能为力?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很困难,放弃它只是一瞬间的决定。正如你持续写了一年的日记,某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忘记写了,从这一天开始,未来的很多天,甚至是好几个月你都没继续写,你该上班上班,该休息休息,该刷剧刷剧,有它(写日记)没它一个样,或许更加轻松惬意。直到有一天你突然想起写日记这回事儿,发现竟然不知不觉过去了这么久,你可能会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也许你会有些许自责,进而你又会安慰自己,“写日记和不写日记,对自己并没什么影响嘛!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得这么累呢?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反之,养成一个坏习惯后,戒掉它是如此困难。放眼望去,习惯使得吸烟者继续吸烟,说谎者继续说谎,自私的人继续自私自利,甚至无数的人不假思索地追求最新的时尚。顶尖的设计师或者顶尖的品牌推出某款服装后,许多人都蜂拥而至,对其言听计从。你会看到尺寸不合、无裤带的工装牛仔裤成为时尚,无数年轻人走在大街上,他们裤子顶端落在臀部的中间,裤裆齐膝盖。当偶像剃光头时,成千上万的粉丝也剃光了头。当抖音上爆火一句话时,你周围的人都在这么说。
抵抗习惯的力量总是可能的,但绝不容易。
什么习惯最难克制?毫无疑问,最难破除的是随着时间逐渐养成的习惯。文森特•鲁吉罗(Vicent Ruggiero)在《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中总结了人们对电视和电影中暴力和性内容的接受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屏幕上没有显示多少暴力和性内容,偶尔有显示的也是温和的。只让观众瞥见少许血腥和打斗场面,闪现裸露的身体。一年又一年,这样的场景逐步增多,镜头慢慢推近,时间也一点点加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又一个的主题禁忌被打破。最终,暴力和性活动结合在一起,加入了强奸、儿童骚扰甚至是人吃人的场景。更近一些的时候,该项工业精心制作了冲击感官的新手段——论辩项目,它描述真实发生的强奸杀人案,然后以逼真的方式呈现尸体解剖的每一个血腥镜头,伴随着频繁的图像闪回,让观众脑海中更新这些犯罪行为的惊人细节。”
“刚开始,这些暴力和性内容激起了抗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感觉形象变得熟悉,人们养成了接受它们的习惯,抗议逐步减少。(最终,这个习惯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任何一个反对这种图像显示性和暴力的人都被认为是怪人。)这个案例中发生的不是人们失去了其抗议的自由或能力,而是这个习惯夺走了他们抗议的意向。”
九层之塔,毁于蚁穴,坏习惯就是这样在点点滴滴中磨平了改变的动力,直至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难分难离;水滴石穿,好习惯也会在逐年累月中使我们更加优秀。
坏习惯的原罪根植于我们的基因——懒惰。不想动脑,所以养成不学习的习惯;不运动,还想多吃不胖,所以减肥产品大行其道......对抗天性,哪有那么容易?不对抗天性,人生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