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写点什么好呢?!既然肚子里的存货又不多,又不会什么写作技巧。那就写写我最近在读的《好好学习》这本书的感悟吧!写总比不写要好(这是我听过的最有用最励志的话)
我加入007的理由就是想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嗯,这只是刚开始……不要急(其实心里好紧脏)
既然要写,肯定得要有目标, 我的目标是:我希望我努力写出来的文章对007的战友来说是知识而不是信息。
那么什么是知识的?在我没有读成甲书之前,这个概念一直是模糊的,没有准确的定义(关于概念的重要性可以到得到app看看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您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这是知识吗?“知乎”上发表的文章是知识吗?得到app音频和专栏的文章是知识吗?
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作者给了清晰的定义。“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如果你在知乎看到某篇文章,点头称赞。读后,生活照旧。您的思考角度和看问题的方式依然没有变。那,这篇文章就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而已!
得到上的文章,你不去阅读,它就是一堆数据;而你阅读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你的知识。
《好好学习》作者成甲从认知优势的角度,将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三个关键词,数量,速度,和深度!
前面两个阶段我们都很熟悉,也很容易做到!但是第三个阶段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有深度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是否接受这个理论。
如何提高自身的认知深度?注意俩大坑!
1.“低水平的勤奋陷阱”——摘记更多的“知识”
从小学起我们就养成习惯,读书从头读到尾,遇到金句就摘抄,记录到自己的小本本上。那些字就像流水一样从我脑子里飘过,事后总也记不住书中讲的是什么内容。
事实上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旧经验与知识联系起来!
怎样将外在漂流的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经验内化融为一体呢! ——答案:“缝合”
“缝合”这个概念是罗振宇罗老师在他的《罗辑思维》最后一期“这一代人的学习”提出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找个人表达一次,您也可以讲给自己,如果你不想讲,可以讲它写下来!不单单是写书中的金句,还要花些时间加工这些信息,将它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2.放慢读书速度
实现前面的读书方法有一个前提,就是刚开始你的速度要慢!我们的大脑喜欢寻求刺激,想一下子把书读完,这恰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名人读书速度很快,那是因为名人成名之前读了大量的书,锻炼了很强的逻辑思考的能力!读书很快不是“因”而是“果”!
最后,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我只读了前两章,并没有读完。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还不能完全把成甲老师的讲的内容吃透,更没有变成我的知识。所以,要慢下来仔细阅读并实践书中给的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就算读完以后也要反复阅读!(排版和文笔都不好,辛苦战友读到最后,非常感谢!)
顺便把成甲的公众号图片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