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第一次阅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是在大二的暑假,第一次接触知识管理这个概念,觉得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以前虽然有类似的想法,但是如此系统地了解这是第一次。从那时候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开始实践起来,觉得这实在是一件对自我提升很有帮助的事。如今重读了这本著作,并做了思维导图,分享出来。
由于书是写于2010年,许多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些滞后,做导图时已经更新相关部分,并根据自己的实践补充了一些内容。
1 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
一个人的安全感应该来自哪里?父母,单位,朋友还是伴侣?作者认为,一个成熟的人的安全感应当来自自己而并非外在,因为父母可能会老去,单位可能会破产,朋友会离开,夫妻也有可能化作分飞燕。想要拥有快乐的一生,想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就必须依靠自己。
人要靠自己,但靠自己并不是依靠自己的体力,而是要自己的脑力,靠知识。个人可以依靠的知识,是指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能够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不断地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并快速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使用和创新知识并创造知识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你的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提升你的知识力的过程。
2 知识管理的现状
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身边从不缺乏信息,很多人其实是处在信息过载的状态下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产生价值的,也不是所有信息都能最终转化成为知识。
所以在最开始,需要对于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个概念进行区分。试举一例:
数据:37.5
单纯的数据并不能传递任何信息。
信息:孩子的体温是37.5℃
信息赋予了数据环境,使之变得有意义。
知识:对于孩子来说,37.5℃已经略微发烧,需要及时就医
也就是说知识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用来决策或者行动的信息。
其次,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所谓显性知识就是能够利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就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从掌握知识角度讲,大量知识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而能显性化的部分较少。
隐性知识有以下特点:
对你是隐性知识,但对别人可能是显性
隐性知识需要环境限定,并非永远隐性
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就是知识创新开拓者
知识显性化能力决定了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很多方法,如:讨论、回答提问、需求的压力、工作分解、流程分析等。
在作者看来,知识管理的问题可以细分为五部分内容,每一部分都是极重要。
学习知识--你会学习吗
保存知识--用时能找到
共享知识--让人知道你知道
使用知识--让知识带来价值
创造知识--用创新超越竞争
但是对于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所要面对的知识管理的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作者的建议是:
在读书和工作的第一个十年,要更多关注第一个问题(知识的学习)、第二个问题(知识的保存)和第三个问题(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因为在30岁以前,你可以更多地去探索自己的有事、特长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性,同时形成自己的良好的知识保存习惯,乐于并善于分享,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在这个阶段,因为相对来说知识创新的要求不高,尽可以做简单的知识使用的工作,在不同的企业进行体验。
在工作的第二个十年,则需要更多的关注第三个问题(知识的共享和传播)、第四个问题(知识的使用)和第五个问题(知识的创新),通过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建立自己在某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形象,通过知识转化为专利或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直接提供给市场,通过知识创新引领一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3 学习知识
知识管理的第一个问题是学习知识的问题,再往下细分,可以分为学习什么知识和怎样学习。
3.1 学习什么知识
对于知识的学习,有意识的去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漫无目的的学习,在一个领域的精通钻研好过于事事都浅尝辄止。所以在一开始,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对于学习方向的确定,有如下的方法:
1)价值观是什么?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面临选择,究竟该如何选择?这个时候就是价值观在起作用。
2)个人目标是什么
国家有国家的战略,企业有企业的战略,人也应当有自己的人生战略,也就是你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3)个人性格是怎样
为了更深入了解自己,可以参与一些职业性格测试,如MBTI。
4)通过别人了解自己
选择是个最熟悉你的人,征求他们对你的认识。
在一个领域的学习至少要起码三年以上,才能在这个领域稍有发言权。
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基础层次,是知识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文化素养和修养;
第二,中间基础层次,即较为系统的本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特色,体现不同知识工作者的特点和特色;
第三,最高层次,这一层次是知识工作者优势所在,包括从事领域的最新成就、技术发展、方向和动态知识。
3.2 怎样学习
首先要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些人喜欢做笔记,通过做的过程,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有些人主要是靠听和看来进行学习,通过阅读资料、聆听课程以及与别人交流达到学习的目的;还有一些人则习惯在对别人诉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和知识。
作者推荐了在一个领域学习的学习方法模型:
1)通过学习教材与阅读论文掌握领域基础知识
2)通过利用网络搜索以及与同行交流了解领域全貌
3)通过阅读书刊、杂志、期刊,订阅博客和RSS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方式来追踪行业的最新知识。
4)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利用知识或做一些知识显性化的工作来进行实践创新。
3.3 学习工具
根据书中的推荐以及自己的实际状况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
搜索引擎:
谷歌搜索www.google.cn
百度搜索www.baidu.com
必应搜索cn.bing.com
百科类网站: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互动百科www.hudong.com
问答型网站
百度知道zhidao.baidu.com
在线论文库
中国知网www.ckni.com
维普中文lib.cqvip.com
信息评价工具
豆瓣网(电影读书)
大众点评(美食)
网络课堂
网易云课堂study.163.com
多贝公开课www.duobei.com
信息订阅工具
RSS订阅
新闻订阅
微博订阅
微信公众账号
4 保存知识
网络上免费资源很多,很多人习惯于在电脑里云盘里囤积大量的资料但却不去咀嚼消化。事实上单纯地下载和保存不学习,那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知识对你并没有多少用处。聪明的知识工作者只保存对他们当前和以后发展方向有关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处理并建立索引,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查阅。
电脑作为我们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电脑的文件管理很重要。
作者提出了6步电脑管理法:
1)删除:及时的删除电脑临时文件以及以后不用的文件/网络上可以方便找到的资源
2)建立分类文件夹并及时命名文件和划类(分类深度不超过3层)
3)整理电脑的快捷方式:只保留常用 ,放在任务栏/桌面建立文件夹分类
4)在互联网上保存(利用云盘以及云笔记)
5)在电脑使用本地搜索工具提高寻找文件效率(推荐everything)
6)知识保存工具(Total Commander、为知笔记)
人脉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分支的意义在于朋友很多时候是我们知识获取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也是需要注重维护和管理的。
5 共享知识
之所以共享知识,是因为共享实在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的好处,另外说开去,分享也是互联网的四大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之一:
共享出来的知识才是被你真正掌握的知识,通过共享这一行为还有可能为你带来更多的合作,可能是兴趣上的,也有可能是事业上的,并且可以结交志趣相同的高质量的朋友,这也是建立个人品牌的重要方式。
共享知识可以通过专门的知识分享网站,比如简书、知乎,比较传统方式的还有论坛、博客微博;此外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进行在线的知识交流,如果在一个领域学有所成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化出版实体书或者电子书。
6 使用知识
中国自古以来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而所谓使用知识就是将知识的价值发挥出来的过程。通常来说,使用个人知识有以下三种方式:
1)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结合,向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
2)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3)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决定你的知识的价值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你所拥有知识的独特性,独特性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深,一种是博;第二个因素就是社会对你的知识的需求。
因此想让自己升值的话,不妨可以试试这三招:
1)向前看三年:
找到两三年后社会需求会变大的知识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学习和积累。
2)持续提高知识的独特性
如上所述,一个方法是某方向上的专,另一个是博(即资源整合的能力)。
3)通过知识共享提高个人品牌
在知识独特性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谁拥有品牌,谁就拥有更多机会。
7 创新知识
创新是当前中国的众多热词之一,而正如同所有的房子的创造都必须先经过图纸设计在进行施工,因此所有的创新的前提都是知识的创新和创造。
对于知识创新,学习是其前提。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尽量多地掌握背景知识、行业进展和领域前沿以及更有效的知识管理才可能达到这一阶段。而知识创新的动力应当是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必须学会找到需求、发现需求和挖倔需求。
两个知识创新的工具:
1)奥斯本检核表法
奥斯本检核表法以该方法的创始人奥斯本命名,引导个人在创新过程中对照9个维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
2)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或者脑图,由托尼·巴赞创造,本质是充分利用人类左右脑机能,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协助人们平衡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进而促进人们的学习和创新。
8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知识管理其实是一个私人的行为,需要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自行制定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是有一些通行的原则可以遵循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提到的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就不妨大胆拿来借鉴。在结合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地积累相关的经验,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案,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
思维导图下载: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思维导图 Novamind软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