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没有看完能不能有感悟,一章没有看完呢?我觉得都是可以的,灵感有时候是来自于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如果这本书有一句话让你幡然醒悟,那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本《反脆弱》我从半途开始,到现在是看的时间最长的,虽然每看一章都会写感悟,但是还是觉得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知相去甚远!
今日感悟:
你有证据吗?
这个问法有时候让人挺无语的,如果是某件事情是不对的,你说有证据吗,证明它是错的,可是如果这本来就是一件正确的、顺应自然规律的事情,再问你有证据吗?证明什么呢,对或者不对,结果呢,是不是会感觉多此一举呢?
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在现在是众所周知的,放在以前肯定会有人问:你有证据吗?
有些时候,有些伤害不是立刻就能够展现出来的,只有经过一定得时间才能够浮现!如果刚好那时候的科学没有办法证明,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它有害健康,怎么办?它就是安全的?
所以,对于隐性的伤害和不利因素不能单单一句“你有证据吗?”就给否定掉!也不能在这一刻有证据证明它是有益的,就确定它在未来也有益。
尤其在医学领域,更不能用简单的所谓证据就来决定一种新药或者新技术如何运用,除非危及生命的病情否则不要轻易用一些短期看来有用长期却没有办法保证的药物和技术!
至于私人医生,虽然我没有,不过却能够想象的到,为什么说私人医生会置人于死地?
他们当然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就是故意杀人了,就算刨去法律层面,你当一次私人医生死一个人,还有医途可言吗?
还记得有一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里面有这样的场景,太医给后宫妃嫔看病的时候开药的准则是不能太苦、不能太猛,总之两个字“保守”,而且配药及其昂贵,而喜来乐呢,这一个黄连、下一个黄连、再一个里面还是少不了黄连!当他被骂的时候就说的大意是:你的配药是很好,可是谁能吃得起,本来黄连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整的那么麻烦,不仅慢还贵。
这里的太医就像私人医生一样,不会管药物贵不贵,总之不会让你太难受,保守的治疗办法,很多时候小病就被这种温吞的办法给拖成大病了,本来或许一个常用药就能解决的问题非得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药,可是这种新药的隐患或许在很久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这样是不是慢慢的就将你置于死地了呢?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非自然的东西需要证明其利益,但自然的事物则不需要—根据我们早先阐述的统计原理,大自然比人类更少让我们上当。在一个复杂的领域,只有时间—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证据。”
我们总是很轻易的因为一句话、一个现象、一个趋势就为一件事情下定义,在我们看来,这些就是某个趋势的证据,可是却忘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需要经过历史的长河才能作为证据,也才能被证明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