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抱怨是什么?
汉语词典释意:抱怨,指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
抱怨是种恶性的负能量,如蛆附骨,蚕食奋发精进的内驱力,让人熄灭解决问题的欲望。
抱怨分成两种,一种是尤人,即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公平;另一种是怨天,即抱怨生存环境或命运不好。
二、为什么抱怨别人?
鬼脚七说:当我们批评和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更加强大。
很多情况下,抱怨别人,首先是自己的境界不够,眼界过于狭隘,见识过于鄙陋,修养过于随意。其次,是心理保护机制,归罪他人,本质上认知失控后的本能反应,就像老人倒地,冤枉扶她的人,是一种心理认知失调。
武志红在他的《巨婴国》中提出了三个概念,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
共生:指的是婴儿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甚至于世界万物和自己都是一体的。
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是一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想法。
这一方面武志红老师采用了最为形象的例子,就是皇帝。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路怒症,大家听过见过甚至于自己也发作过,这其实就是全能自恋的一种外在表现。
偏执分裂:他们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非黑即白。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胡慎之说: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
三、为什么抱怨命运?
希腊德尔菲神庙:人呐,认识你自己。
抱怨命运,本质上是自我认知的失控。而如何认识自己,又是一个需要毕生时间来回答的问题。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将“我”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知乎@老顽砼:想当婊子就是本我,立牌坊是超我,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就是自我。
本我: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
自我:就是不断协调两者之间矛盾,使自己在满足欲望同时也不会被道德标准所谴责。
简言之,本我是原欲,超我是良知,自我是理性。
巨婴的精神世界
本我:全能自恋,我是神,世界得按照我的意愿转。
超我:绝对禁止,自发性行为都不对,主动做任何事都是错。
自我:软塌分裂,无法协调。
人的认知失调,主要是自我的理性缺失。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用理工科思维和经济学思维武装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通过阅读、践行、写作、反思,进行快速的自我迭代,不断的自我否定,让自己沉浸在非舒适区,汲取他人的优势,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建立自洽而网络化的知识系统,习得新东西,及时缝接到知识树上去,而不是一地散乱的珍珠。看待命运有更高的维度和视野,有更加理性而宏大的格局。
四、抱怨的危害
1.抱怨会浪费时间
是的,抱怨常常披着‘陈述事实’的皮出现。
但很好区分,心怀不满是抱怨,心平气和才是陈述;纠缠于现状是抱怨,反之则积极寻求解决。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喋喋不休的抱怨只会徒耗抱怨者和倾听者的精力。抱怨是极其无意义的行为,我也曾以为抱怨式的倾诉可以让自己好过一点,但最后却发现倾听者的响应、认可、声援,不仅无法让我平复,还让我的不满成倍地爆发。每一次尝试之后,我都会更加委屈,更加不满,更加不快,更加认为自己有理,因而在抱怨的泥塘里满满的狼狈和纠结,大好的光阴被挥霍。
2.影响心情和健康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内分泌学教授罗伯特·萨波尔斯基研究表明,老抱怨会强化消极思维,进而导致大脑产生一系列不良变化。听别人抱怨产生的后果更严重。研究显示,听人抱怨超过30分钟,就会导致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从而阻断神经元联系、加速细胞死亡。反复被负面情绪袭击,容易导致认知功能减退。
3.降低自我价值
当你抱怨的时候,你在表现自己的弱势和无能为力,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同情和照顾,你越抱怨,自己的内心越感到虚弱,你的气场羸弱不堪。譬如,祥林嫂,抱怨的胜肽让她成为倾述的奴隶,可怜并可恨。
4.破坏社交
抱怨像口臭一样惹人厌。
没人喜欢爱抱怨的人,他们就像行走的负能量中心,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都知道抱怨于事无补,可是抱怨就像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深恶痛绝,但从自己口中发出的时候,却浑然不觉。结果,明明是人人都厌弃的行为,却偏偏人人爱抱怨。——《不抱怨的世界》
5.永久性挫伤主动性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它是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这句经典的歌词,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经典心理表现。
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式,彻底放弃自我迭代升级。
对临床抑郁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失败了,他们常常屈服于失败而停止努力。正常人在项目失败的时候往往会归咎于外部因素。他们会说这客户就是个混蛋,或者说因为他们自己没休息好。而抑郁症患者却会责怪他们自己并且相信他们就是个笨蛋。这就是认命的来源,认命的本身,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你的生命历程中,如果曾经历过惨败、虐打或控制感丧失,经过一段时间,你认识到你自己已无处可逃,这时候如果有逃离的机会提供给你,你也不会行动起来——你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无主义者,相信尝试无用而不是怀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抱怨真正的危害,会让你放弃寻找解决问题的努力,陷入绝望的恶性循环。抱怨往往“以情绪为中心”,专注在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上,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真正想要的东西。长于说而弱于行,长于批评而弱于建议,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