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浪潮涌动,大有赶超当年O2O行业的大热势头。共享单车的市场已经趋于稳定,最终以摩拜和ofo占据天下 ,随后跟风出来了共享电动车,相较于自行车覆盖范围广,用户数量大的优势,电动车明显的覆盖率低,使用频次不足,市场效益地域之间相差甚远,北上广为主要市场,上海市场最广。继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之后,共享充电宝成为投资人新一轮追捧的对象。
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31日到4月10日短短10天时间,资本如潮水般涌入,来电科技、街电科技等16家公司,获得了超20家投资机构的6笔融资。4月17日,热点供应商WiFi万能钥匙也宣布,已在2016年1月完成对上海和阅网络科技(掌充)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并将通过充电宝完成WiFi场景协同。一夜之间,共享之火从单车烧到了充电宝。
备受资本青睐的共享充电宝,因其进入门槛较低带来的共享逻辑成立与否、不甚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岌岌可危的发展前景而备受争议。在风口转瞬即逝的时代,共享充电宝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
投资共享充电宝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资本在短期内蜂拥而至的原因与流量密不可分。当下的资本市场普遍认为,线上流量获取难度正在日益加大且回本周期慢,而线下流量具有可快速盈利且受用户关注的特性,所以资本有将主战场由线上挪至线下的态势,投资共享单车和充电宝均是介于这方面考虑。
共享单车的火爆让共享经济模式走红。资本不是慈善家,资本都想投一个赚钱的产业,但共享单车已有太多资本注入,且注入时机尚早,时至今日,共享单车局势已定,后入者无法分一杯羹,此时共享充电宝出现在投资人的视野,于是资本退而求其次,迅速进入共享充电宝产业。
实际上,共享充电宝也并非新事物。多数投资人对共享充电宝其实并不看好,认为项目场景受限且盈利模式单一,没有使用到当时流行的“大数据思维”,且与商场、咖啡馆谈合作分成等会让利,在微利行业中并非投资首选。
在移动互联网的资本世界里,“快”成了投资人的主流思维意识,未看清盈利模式盲目投资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共享经济这么顺风顺水的发展之下,万一像共享单车一样慢人一步,没法分一杯羹,那不是肠子都能悔青了。
宁可投错,不可错过。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共享充电宝的路注定不会太顺
共享充电宝并非刚需。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耗电太快,导致充电频繁,促使充电宝的需求变大。事实上,真正的刚需是充电,不是充电宝,更不是共享充电宝。
共享单车是堪称完美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跳出了物权障碍,随时随地使用,单车的社会化分配形成自动自发的流向,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如果共享单车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那共享充电宝能解决什么呢?
国内存量的充电宝有20多亿。先不论充电宝已经成为手机使用者的“生活用品”,几乎人手一个,大多人已经习惯携带,如果外出时忘带而需要充电宝,这是种偶发性需求而不是高频需求。忘带之后用户需要的也是随时随地能充上电。而共享充电宝是固位,只能在指定地点借还。让用户到处跑去找充电宝,显然这不太可能。借出后还要担心在何处偿还,如果偿还时柜子已满,则更尴尬,租借时需要缴纳百元押金也让人“难以接受”。这些都降低了用户体验。
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隐患。手机大多绑定了银行卡等个人物件,手机里也包含了很多个人信息,如果充电宝被人恶意植入病毒,窃取个人信息,将会对用户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更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博通、高通、苹果等公司都在开发无线充电技术,一旦充电技术被革新,充电宝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盈利模式待解,战役还将持续
共享充电宝产业的主要盈利方向有三个:一是押金和相关收益;二是充电宝本身租赁费用;三是屏幕和充电宝承载的广告收入。
来电科技CEO袁炳松算过笔账:该公司的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8次,每天的收益平均为2元。而充电宝的成本维持在百元以内,可反复循环使用近800次,以此看来,一台充电宝45天到50天即可回本。
实际上,袁炳松的算法或许过于简单了,这笔账未把摊位费以及电费等考虑在内。除租借费用外,来电的主要收入可能还来自于柜式的广告费等。
云租电主要以深圳为发展重点,目前已经在多个商场、酒店、餐饮、休闲会所和车站投入了1000多台设备。在线的已有8000多个充电宝,日均流量能达到1.2万~2万人次,每台充电宝使用频次平均达到2.75次。
若以100元为硬件成本进行计算,充电宝进入市场后大概15天可以收回成本。但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云租电依旧难以赚钱,大部分充电宝都在给公众免费使用。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充电宝极易复制,假设桌面式共享充电宝的造价为120元,很多拿到千万级融资的企业可轻而易举的在线下布局数万台,所以抢占商家是这些企业优先要做的事儿。而就目前国内现状来看,商场、咖啡厅等店家规模以千万级计算,市场规模确实很大,共享充电宝想一家独吞并不现实,可能最终会走向多家共存的局面。
而若想在战役中胜出,首先要解决偿还问题和押金问题;其次要在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进行打磨;再次是利用短时间占领更多的线下场景并做好产品宣传。
来源:风险投资人(微信公众号:fxtzr2017)
《风险投资人》自媒体平台,投融经验分享,风口动态分析,多角度呈现投资人观点,每天一个投融圈的故事。
找项目找投资人,请登录中国风险投资网www.vc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