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一条微博:“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汉译《爱弥儿(上)》读毕。从开始的疲惫感到现在内心的微微颤抖,这本书如果算作教育类优点亏,是否可以作为自我修行的一次古老再现呢?接下来准备下卷的阅读,但其中得和别的书交替阅读,否则可能会被卢梭的文章所迷惑。”
以下总结阅读此书的点滴感受。阅读时喜欢在书上空白处写写画画,有的甚至和此书没有任何关系。本来汉译类的书籍普遍难啃,我也做不到像某些大神级人物总结的那么条理清晰。随意涂鸦的过程中,偶尔会被文字刺激,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些思考。
还是回归到断章取义的本事上来,习惯于将书中的一段话或者仅仅是一段话放大,将自己的思考掺杂进去。所以喜欢将这种做法称作断章取义。
谁说读书一定要怎样?我就这样做罢了。
习惯于在书的第一页写上座右铭“知书达理名义成大事,学习醒悟长智有作为。”源自于大学三年级教室门口墙壁上的宣传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读过的书基本都被我写下了这句话。紧随其后的是阅读的起止时间,偶尔还会在空白处写点什么,有可能是总体感受或者是终极疑惑,但是这本书我没有。
阅读过程中会用下折页的方式标记阅读进度,用上折页的方式记录让我有片刻思考的文字,并用笔做以相应的记录,如果有机会再次阅读的话,这些标记都是接下来重点关注的地方。如上图所示,有好多被折的页码,也有被水泡过的痕迹,有一天将水杯和书放在背包里,剧烈运动后水有部分溢出,打湿了书,有一种做旧的感觉。
读完第一卷后写下的文字,字迹如何暂且不讲。不一定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文字,或站着或坐在行驶的车上。第一卷的文字,诸如喂奶之类的问题,从孩子刚出生开始关注他的成长。这对于我来说可能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还觉得非常遥远。
“你们之所以折磨那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们却招来了死亡,在阴沉的环境中把他夺走了。谁知道有多少孩子有雨父亲或教师过分地小心照料终于成牺牲品?能够逃脱这种残酷的行为,可以说是幸运的,孩子们在遭受了种种灾难以后,所得到的唯一好处是,在死亡的时候不至于对这个受尽苦楚的生命抱有惋惜的心情,因为他们在这一生中遇到的尽是苦难。”
我想卢梭将问题想得有些极端了,但是又有一定的道理。有些地方和我的理念很相似,通观全篇,有些悲观的论调。
“何为痛苦何为快乐?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能如何做出判断呢?“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是同摆脱痛苦的愿望分不开的,一切快乐的观念都是同享受快乐的愿望分不开的。”卢梭在下面继续说道:“一切愿望都意味着缺乏快乐,而一感到缺乏快乐,就会感到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一个有感觉的人在他的能力扩大了他的愿望的时候,就将成为一个绝对痛苦的人了。”
我想,痛苦和快乐是自己认为的痛苦和快乐,是唯心的状态。我们能达到的感觉就是我们认为的感觉。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教育的法制。”卢梭所谓的自由好像不大可能存在,只是一种梦想般的存在。
我想这段话是卢梭关于教育理念的核心,有点像我父亲所说的“顺其自然”。
大革命的前夜,法国还处于集权。《社会契约论》虽然为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现在很多人并不认为如此之猖狂的革命是有意义的。但在历史上,又不得不深刻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种种故事,不断的被翻新被解读。到现在法国大革命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模糊的。《爱弥儿》阅读完毕,计划先阅读《自由主义》,然后再读《法国革命论》。我也不清楚如此之顺序有何意义。只是觉得从《利维坦》、《论自由》等开始,觉得英国的政治哲学还是应该得到重视的。而法国人写的启蒙运动期间的故事也不错,在往后应该进入德国的古典哲学领域。欧洲文明的价值就在于此吧。如果能从中走出一条小路的话,那么进入现代文明的理解进程将是非常有益的。
“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
在上下文中卢梭也有论述,但是这个基本原理的阐述确如此的肯定。人之初性本善,而邪恶只是外来的干扰。对此,曾经也有过思考,但是未能得出结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是善良的。但是想进入成年人的社会里,就需要学会规则,同时规绑架了原有的自由。善良在不断与邪恶碰撞,能力远远赶不上欲望的高度,被限制自由的同时也锻炼了邪恶的力量,蚕食仅剩的良知,最终善良也久便成了人之初,深藏心底。
“我们往往发现,很早就开始堕落、沉湎酒色的青年人是很残酷不仁的:性情的暴烈使他们变得很急躁、爱报复和容易发脾气的人;他们不顾一切,只图达到他们想象的目的;他们不懂得慈悲和怜悯;他们为了片刻的快乐牺牲他们的父亲、母亲和整个的世界。”这当然不是卢梭所希望的青年想成为的样子。后来说到:“反之,一个在天真质朴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由于自然的作用是必然会养成敦厚和重感情的性情的。”
青年人的堕落是一件想起来都很可怕的事情,欲望的无限放大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如影随形。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固化和难以磨灭的灾难式教养。
“要记住,要时时记住,一个人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坏处,而唯有谬误才是极其有害的;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的自以为知。”
看到了这一段话,在一旁写下了“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学习”。我觉得这是最励志的一句话,其他的鸡汤都没有价值。
“由于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知识的世界,所以我们的思想就不能超越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我们的理解能力只能随它所涉猎的范围而发展。”
这是个认知边界的问题。我们所谓的视野吗?在《利维坦》中的前一部分就有讲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大脑中所设置的定义和界限正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比如有些地方会告知孩子一些禁忌,例如被告知吃鱼籽会让人不会数数,吃鸡爪会让人写不好字,还有部分地区吃狗肉蛇肉等在结婚之前都是禁忌等等。我们在当时并不知道是否正确,只是按照大人们的告诫做着事情。即使我们到了三十岁,大脑中还会受其影响。这就是认知边界的建立吧。
“人类社会中,人所使用的最大的工具就是人,最聪明的人,也就是最善于利用这个工具的人。”
以前看过一段话,成功有两条路可走,第一具备被被人整合的能力,第二整合被人能力的能力。前者算是专才,后者算是管理人才,而卢梭大概是在说后者。
“因为,当你听信偏见的时候,你是看不出它是偏见的,如果你同大众是一个样子,你就不能对大众进行指导。”
“但是,如果你还没有教会他怎样判断人们的看法,你就拿人们的看法去教育他的话,我敢说,不管你怎样努力,他最终是要把别人的看法当作自己的看法的,而且你以后就没有什么办法把它改掉了。所以,我认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他自己的看法,而不能硬是要他采取我们的看法。”
难道这是在培养青年领袖?
“快乐的儿童享受了时间珥不做时间的奴隶,他利用了时光而不知道时间的价值。”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为了更好地教育他,就不能那样匆匆忙忙地赶紧纠正他的错误。”
现在的孩子处于极端被保护状态,不能有任何伤痛。基于此,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子真是难说。
“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果我们不是人,我们对人类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对人的依赖,就是力量不足的表征:如果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就根本不想同别人联合了。所以,从我们的弱点的本身中反而产生了微小的幸福。一个孤独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唯有上帝才享受了绝对的幸福;不过,我们当中谁知道这种幸福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力量不足的人即使自己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照我们想来,有什么乐趣可说呢?也许他将成为一个孤孤单单、忧忧郁郁的人。我认为,没有任何需要的人是不可能对什么东西表示喜爱的:我想象不出对什么都不喜爱的人怎么能过幸福愉快的生活。”
“怜悯心是甜蜜的,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为那个受苦的人着想的时候,我们将以我们没有遭到他那样的苦难而感到庆幸。妒忌心是痛苦的,因为那个幸福的人的面孔不仅不能使羡慕的人达到那样幸福的境地,反而使他觉得自己不能成为那样幸福的人而感到伤心。我觉得,前者可使我们免受那个人所受的痛苦,后者将从我们身上剥夺另一个人所享受的那种幸福。”
“在历史中所记述的那些事情,并不是怎样经过就怎样准确地描写的,它们在历史学家的头脑中变了样子,它们按照他们的兴趣塑成了一定的形式,它们染上了他们的偏见的色彩。”
“并不是所有的征服者都是被杀死的,并不是所有的篡位者都是在他们的冒险事业中遭到失败的;在充满了俗见的头脑看来,其中有几个人好像是很幸运的;但是,谁要是不只看表面的现象,而完全按他们的心境去判断他们究竟是不是幸运的话,他就可以发现,那些人即使成功,也是很惨然的;他将发现,他们的欲望和伤心的事情随着他们的幸运而愈来愈繁多;他将发现,他们虽然是上气不接下气地拼命前进,但始终达不到他们的尽头;他将发现,他们像没有经验的旅行家头一次爬越阿尔卑斯山似的,在每爬一个山冈的时候,就以为过了这个山冈便经过了整个的山脉,及至爬到冈顶一看,才沮丧地发现更高的山峰还在前面咧。”
“因为我们自己有欲念,所以我们才愤恨别人有欲念;我们之所以恨坏人,是因为我们要保持我们的利益;如果他们对我们一点儿损害都没有,我们也许反而同情他们而不恨他们了。坏人给我们造成的痛苦,使我们忘记了他们对他们自己造成的痛苦。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他们的心将怎样惩罚他们所犯的罪恶,我们也许是更容易原谅他们的罪恶的。我们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侵害,我们看不见他们使自己受到的惩罚;他们所得到的好处是表面的,而他们所受到的痛苦则是内心的。一个人在享受以罪恶的行为取得的果实时,他所受的痛苦,是不亚于他作恶未成的时候的痛苦的;目标是改变了,而心中的不安是一样的。他们徒然夸他们的运气和隐藏他们的心,不论他们怎样隐藏,他们[…]”
“那拥抱万物、推动大地、创造一切生物的不可思议的上帝,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我们的手摸不到的;他逃避我们的感官:创造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创造东西的人却隐藏起来。要能够认识到他的存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我们终于认识到他的时候,当我们在心中自问:“他是谁?他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感到惊惶,感到迷茫,不知道怎样想法才好了。”
“他发现,不幸的命运已经使这个青年心灰意冷,耻辱和轻蔑使他完全丧失了勇气,他的骄傲已变成对世人的憎恨,认为人们不仁不义的行为全是由于他们天性的邪恶和道德的虚伪。他认为宗教是自私的面具,而神圣的崇拜变成了虚伪的盾牌。他认为,在空洞无聊的争论中,天堂和地狱成了玩弄口舌和文字的对象,对上帝的庄严朴素的观念已经被人们胡乱的想象歪曲得不成样子;而且,当他认为要信仰上帝就必须抛弃上帝所赋予的理性的时候,他就对我们可笑的冥想和我们之所以冥想的目的同样地加以轻蔑。由于他对事物的真象缺乏认识,不了解它们发生的原因,因此陷入了愚昧无知的境地,深深地看不起那些自以为比他知识丰富的人。”
读到此,内心有所震撼!
2017年12月24日于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