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一直都被定义成一种负面的因素。
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除非你认定已经失败,否则你就没有失败。唯一真实的失败就是那种在我们放弃尝试之后使之成为现实的失败。
——乔治·布莱尔·韦斯特
有一次,我在广播里听到主持人谈到关于醉酒之后发生的囧事,有位听众发短信说,自己曾经酒醉后在一家酒店前跳舞,酒醒之后知道自己的所为,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出现在那家酒店门前。
然后主持人评价了一句:好丢人啊。
好像从意识里这种酒后的“蠢事”一直只被看作是不得体、会被嘲笑的行为。
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人去关注你,人一直是自我关注的生物。
这位听众也是一样,他只是关注于自己会被笑,以及默认会被笑。并没有想过,其实很少有人会关注到某个夜里有人在酒店门前跳舞这件糗事,甚至知道的朋友也未必将这件事当作什么不得了的笑料,到处宣扬。
可为什么要默认被笑呢?
从小就被人灌输各种xx事很丢人、xx事很傻气的结论。至于是不是,还来不及思考,就已经牢牢记住做xx事很傻气。很无脑。很丢人。做不得,做不得。
这是语言限制带给我们的,让人们无法再客观看待这些公认的丢人之事。比如酒后跳舞。
难道不能说是一种自然天性的释放,一种肢体的表达吗?
为什么一定要觉得这样做丢人呢?比起酒后闹事、酒后吵架来说,这种行为,难道不是很有趣吗?
这是一个好玩的人啊,只是平常都拘谨,不愿意展露天性。
为什么没有人表达这样的看法,甚至连当事人都觉得丢人,还要很长时间都不敢走过人家酒店门前。
在没有伴奏独自起舞的行径的确很大胆。在潜意识占据上风的时候,做出这种行为的人,难道不是因其本身就是自由的,向往表达和喜欢舞动的吗?
只是因为大家都在默认这些是“丢人现眼”的事情,因此思考都好像没必要,只需躲开就好了。
这乍一看确实是小事情。但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之前就遭受的语言限制却是不少的。
譬如减肥的人,首先就要受到嘲笑,嘲笑行动力,嘲笑减重方式;考证的人,首先就要受到轻视,轻视意志力,轻视学习能力;买房的人,首先就要受到质疑,质疑还款力,质疑收入水平……
有些人受得住这些压力,顶着压力,含着恨意往前冲。有些人在第一关就被打趴下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而这些言论又正好佐证了自己的信念,从而又改变了自己的行动,造成了失败的结果。
又会被反过来误认为是:自己的确没有能力达成目标。
这是事实吗?
并不是,这只是没有意识到语言对我们的限制。这就是俗称的:自我设限。
而与之相对的,是自我实现预言。
设限和实现,倒是两个谐音的词。
罗伯特·默顿提出由图式引发的自我实现预言,即使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
当你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各种消极的信息、景象和不作为,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失败。
当你认为自己一定能达成目标的时候,会用各种美好的愿景来刺激自己的想象,从而刺激自己投入精力去做事,这个结果就不显而易见了。成功和失败仍由很多因素构成,但大概率来说,都是会实现的,因为即使一开始失败了,但你的目标会校正你的行为,只要你的对达成目标保持坚定,最终都是会实现的。
这便是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设限其实也就是自我妨碍的过程。
“自我妨碍”是指有时人们给他们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有通过采取行动或者选择目标来提高对失败作外部归因的机会,从而避免或减轻失败的消极含义。
而语言限制就是一种自我妨碍。
首先是默认,默认了外界灌输的观点:你不行,你可能失败,这样做不对,这样做丢人现眼。
其次是害怕,害怕与自己预期相悖的景象出现:不够体面,不能得到夸奖,不能获得现实意义上的成功,没有预期的收益。
语言也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你口中发出的,一种来自你脑内暗示的。
虽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但当你说出一些不同的话时,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思维。这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有时候并没有引起注意。
比如你对自己说的是,我觉得酒后跳舞很美,我觉得我很自由,我觉得我有跳舞的天赋。
大脑便会收到你的讯息,反过来影响你的观念和行为,你觉得其实那不是一种丢人的行为,而是一种潜意识释放的信息,你在发现自己。你会感觉良好,不会再认为醉酒在酒店门前跳舞的景象是丢人的,反倒可能在你心里埋下一个学舞的想法。
同样的一件事,接收到不同声音的时候,大脑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相反的行为。
其实语言限制本身并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总是沉浸在这样一种限制中,认为自己所听到的声音是正确的,不再进行思索,也不再进行自我改变的时候。那才是噩梦的开始。
传达一个关于结论的信息时,很多发声者未必知道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只是因为这样做比较省力,所以便开始了无脑的效仿,并传递信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说坏也不坏,说好也不好。
因为真理是不会因为时间而发生改变的,但若是发声者传错了结论,接收者又不留心,不思考,语言便成为一种达成目标的阻碍,横亘在目标与现实之间,久而久之拉大现实和达成目标的差距,以至于接收者更坚定这些结论是毋庸置疑的,从而重复自己的错误行为。
成年人在重复无效的模式方面总是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
而这并不是无法改变的。顶多是难以改变而已。
倘若你愿意做一个有心的接收者,在收到每个结论之前,都加上个“为什么”。
“为什么酒后跳舞丢人?”
“为什么我不敢走过酒店门前?”
一点小小的语言改变,就能反向激发大脑去思考,自己得到的结论是否有问题,并且引导你去找到答案,更正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而我们所说的成功与失败,本质上就是自己做的事情,对目标造成的影响,是否是我们最终想要的。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学会做正确的事情,达到真正的目标。
何谓正确的事情?
就是每一个能够对结果造成正面影响的事情。并不是每个对的行为都可以简单分辨的。
常常都需要大量的检验、尝试和反问。
在得出某些推断之前,一定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是避免跳跃式推论的出现,它来自于我们直接从观察转移到概括性推断的论断,未经检验。
而当语言限制被我们化作武器打通走向成功的道路时,语言本身就不再是一种自我妨碍,而成为自我实现预言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