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会跟这个世界妥协,一点一点地被雕刻成大人所期盼的样子。
《狗十三》的镜头和故事节奏其实都很平淡,平淡到我们觉得那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所度过的岁月,我们似乎总能在这一份平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那个曾经想变得五彩斑斓的影子终究会在大人的刻刀中变成合乎其理的黑,于是我们再也不敢把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于是,我们也就成了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影片以十三岁的李玩先后丢失两只狗“爱恩斯坦”以及寻狗为故事线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李玩身上的棱角被一点一点地磨平,从用力挣扎到无奈妥协,以至于最后吃下狗肉并强颜欢笑地配合大人们的“演出”。
李玩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影片的开头以固定镜头拍摄,在封闭的房间里李玩描述着自己对爱因斯坦平行宇宙理论的理解。那时候她的眼睛里还透露着一丝明媚和天真,也许平行宇宙所描述的另外一个世界正是她内心唯一的慰藉。
李玩热爱物理和天文,但却被父亲强迫加入了英语小组,父女俩也因此不和。父亲为了讨李玩开心,于是就买了一只小狗给她。李玩一开始是抗拒小狗的,但最后还是喜欢上了这只小狗,并为它取名“爱因斯坦”,以示自己对物理的热爱。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李玩对父亲的一种反抗。
后来,爷爷带爱因斯坦去买菜的时候不小心把它弄丢了。可家里的大人都没有出去找丢失的爱因斯坦,而是想用一双滑轮鞋来弥补李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狗其实是李玩的某种精神寄托,是陪伴,是朋友。可大人们永远不知道爱因斯坦对李玩来说有多么重要,他们仅仅把爱因斯坦当做一只狗而已,或者说,一个玩物而已。这也是现实世界的悲哀,大人们无法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可他们曾经也是小孩啊。
当李玩得知爱因斯坦走丢之后,她便发了疯地冲出去找它。空荡荡的街道,每一声狗叫声都让李玩觉得是爱因斯坦在求救,她哭着,嘶喊着,一遍又一遍地大喊爱因斯坦的名字,试图能够在这昏暗的街道上再次看到爱因斯坦的影子。她满大街地贴爱因斯坦的寻狗启事,可她最后什么都没有找到。家人都觉得李玩倔强不懂事,还害得爷爷受伤,奶奶迷路,李玩的行为简直是不可理喻。但这是李玩对现实世界的一次有力反抗,她挣扎着,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回自己所珍重的东西,用孩子般的方式对抗着全世界。
可是,她最后还是妥协了。就在父亲的暴打中,她结束了自己的“任性”,向世界低下了头。不得不说,父亲暴打李玩的镜头很真实并带有很强的冲突性。这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式家长在解决问题的这一点上大多都采用了暴力的方式。
李玩把自己关在浴室里,歇斯底里的哭着,她背后一条又一条刺眼的伤痕是父亲无形且锋利的“刻刀”所“雕刻”出的。很讽刺的是,父亲在后来又让李玩坐到自己的腿上安慰李玩说都是为了她好,长大了她就会明白了。这大概也是中国很常见的教育方式,大人们以为一句“为你好”就可以摆平一切。影片把中国这种大多数亲子关系的原态呈现出来,把亲子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来,然后让观众从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同时,这也是影片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揭露、质疑以及批判……
后来,继母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小狗给李玩,并串通全家人一起来欺骗李玩说这是爱因斯坦。李玩一开始不愿意接受这只假的爱因斯坦,可是当假爱因斯坦因为咬伤了同父异母的弟弟而要被送去狗肉店的时候,在李玩眼里假爱因斯坦就变成了真爱因斯坦……其实,电影里有很多类似细节值得推敲,比如李玩的名字和她弟弟的名字、李玩手里看的书、李玩的堂姐李堂、父亲对待李玩和弟弟的态度、患了精神病的“鸟人”、电影里的配乐、李玩前后态度和情感的变化……
我们成长过程的那些伤痛,似乎都在这部电影中被描述得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可或许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一个被不断雕刻着的青春,被迫地慢慢成为一个无聊的大人。不过,我并不想去批评所谓的中国式教育,毕竟一种教育方式的形成背后总会有许许多多因素。而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只能说,在这场名为“成长”的道路上,似乎谁也没有做错什么,但似乎我们都做错了些什么。正如导演曹保平所说的那样:
“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长大,一切就好像自然的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