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谈死色变的民族,就像性教育一样,所以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缺乏死亡教育,好像避而不谈就可以隐藏掉死亡是生命最真实的一面(我们习惯于隐藏,以至于不懂的真实是什么,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虚伪)。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说是“向死而生”,这是一种勇敢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到百年,终将一死。所以既然人生自古谁无死?面对死亡又有什么可悲伤的?何不坦然地面对死亡呢!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说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这其实是“死”的无奈。幸好死亡教育开启了新角度:未知死,焉知生?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曰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孔子的繁复儒节所制约,这又是“生“的无奈。面对“死“,我更愿意接受庄子的豁达,于丹将庄子对生死看成是生命的不同状态,而我认为生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死是对自然的回归,是与天地精神的融合!
记得小时候,每有亲人去世,父母就隔离我们,好像看不到亲人的死亡就可以不用面对,好像这是对我们的保护,孰不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我们总是不给孩子任何的心理准备就让她承受最大的打击,这不仅是不负责任还很残忍。孩子学到的只有逃避和虚伪,只会更无知和更懦弱。有没有想过,将来有一天,孩子会对我们的“不作为”心生怨恨?前段时间,公公心脏不好,住院治疗,他首先叮嘱我,不要告诉孩子,认为这对孩子的爱护。你看,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回避死亡,即使死亡来临。
我认为教育无处不在,每件事情都是教育的契机。教育的起点首先从面对开始,我从心脏病开始讲起,从社会的各种污染讲起,从癌症讲起,从各种不良嗜好讲起,从身边逝去的亲人讲起,也从婴儿呱呱落地讲起,告诉孩子,生命就是在这样的周而复始中不断延续,如四季轮回,如花开花落,这是生命的规律。我们本就是世上渺小的一粒尘埃,最后都会落叶归根,回归自然,与土地做伴,与花草树木做伴,有那么可怕吗?
尽管这样,孩子还是哭的稀里哗啦,痛不欲生,我让她哭了个够。我说,每个亲人都是你生命的陪伴,好好珍惜这种陪伴。她问,如果妈妈死了,她怎么办?我说,到时候你就有了爱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像妈妈现在一样。我说,也或许你看了很多的书,有了自己的见识,找到了自己,自己就是生命最好的陪伴。我说,人大多时候都是孤独的,要学会享受孤独,比如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显然,她很快从痛苦中摆脱了,因为她的亲人们都在,这次就像一次虚拟的演习。但是,这无疑也是一次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在生死面前,我们别无选择,我希望她的生活一如既往地坚强着、努力着、快乐着。珍爱生命,享受生活,从小开始。
我们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是对孩子负责。坦然面对死亡,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当死亡来临的时候,生命的满足就是接受死亡的最好方式。死不可怕,怕的是失去活着的意义,生命没有价值。
刚才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我问孩子,清明节除了缅怀亲人还应该让人们明白什么问题?孩子回答,生死,我深感欣慰。教育不需要专门的课堂,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我们曾经有过的悔恨和无知都是最好的案例。
如果我生命的黄昏降临了,我会微笑着对女儿说“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妈妈这一生,死而无憾!我不要住在墓地,不要住在骨灰盒里,我活着是自由的,死了也不受拘束,把我的骨灰洒在公园的草地上,想念了就到公园里走走,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