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章末,阿丢布置了小作业——分析自己的刚需。那么,本篇文章,我们就从分析刚需开始。
分析你的刚需
当别人问及你的刚需时,你会怎么说?
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我的刚需是健身;我的刚需是学英语;我的刚需是交朋友……
真的?让我们回忆一下刚需的定义:长久有效的需求。以此定义出发来分析,你所说的刚需是真的刚需,还是你欺骗自己的借口,尽管你可能出于无意识。这种分析会很痛苦,但又十分必要。
你说你的刚需是健身,你有坚持并且有计划地锻炼身体吗?
你说你的刚需是学英语,你目前处于哪个学习阶段,还仅仅只是背背单词?
你说你的刚需是交朋友,你在交往中在哪些方面有帮助你的朋友?
不用答复别人,扪心自问就好。扪心自问压力会相对小一点。如果你是答复别人,可能又会不自觉在答案里掺些水分,甚至说谎。
好了,确定下你的答案。问一下自己,你的刚需是健身还是偷懒?你的刚需是学英语还是所谓学习带来的安全感?你的刚需是交朋友还是“朋友”多而有面子?其实这种分析是不难的,难的是我们坦荡地面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有些人不只对他人胡扯,对自己说瞎话都说得挺6。要知道相对于骗别人,骗自己就难多了,非得编造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不可。
培养正确的刚需
刚需也有好坏、正误之分。因为每个人的刚需不同,包括内容的不同和程度的不同,区分标准会有所差异。但有一点值得每个人注意:耐心!为什么是“耐心”呢?请再回忆一遍刚需的定义:长久有效的需求。
对于每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选择一个刚需培养,他都会选择一个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比如,之前我们举的例子“健身”“学英语”“交朋友”,无论哪一个都不错,都会使你进步。所谓刚需,就是长久影响到你的需求。当你意识到刚需的重要性后,不要光说“把刚需放在成长上”。这句话对那些不知刚需为何物的人来说,不啻仙丹妙药。但当你真正理解“刚需”的深刻涵义之后,这就是一句空话。
就好比你问一百个人“有钱好不好”一样,九十九个回答你“好”,剩下那个不说话的,还是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有钱当然好,而更有用的是学会怎么挣钱。刚需放在成长上对不对,当然对,更重要的是你对于成长的耐心。成功是一种状态,而成长是一个过程。同样,刚需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持续影响你的过程。简而言之,在明白“做什么”之后更重要的是“怎么做”。有耐心才能培养起正确的刚需,否则看起来多么正确的选择,在实践起来都容易跑偏。
从刚需到收获
先从一个实验谈起。一个经典的实验,你很可能在书籍、网页等媒介上见过,烦请再认真读一下。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进行的。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读完了,有什么想法?我们不妨把自己代入故事里,假设我们就是那些儿童中的一员,你能拒绝马上吃掉棉花糖的诱惑吗?哦,好吧,你或许会说,这个实验太小儿科了,儿童时代距离我也太远了我不知道若是儿童的我能做出怎样的选择。
好吧,我们换个成年人的例子,假如一只股票价格十年后会增长到现在的10倍,你会持有十年吗?这个例子看起来更复杂,因为你中途放弃也可能因股票一定的涨幅而获益。
我敢打包票,绝对很多人中途就放弃持有了。因为股票的涨跌会打击到他们的信心,他们不敢相信未来。退一步讲,一个成年人就算认可一个事物的走势,要做到坚持也很不容易。他可能抵不住旁人的闲言碎语,他也可能会过大估计自己的毅力。从刚需到收获,信心、勇气、意志其实都是坚持(耐心)的题中之义。
人们不单要活在当下,更要活在未来。活在当下,从现实条件出发;活在未来,顺应发展趋势。人生就像是投资,用你今天的付出换取明天的回报。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增值的空间。你都不愿意和时间做朋友——努力且耐心——又如何得来进步与成功呢?
PS:农耕文明下的东方人,其实是最懂投资的。春天种下种子,浇水、施肥、除虫……一系列操作之后,秋天收获粮食。或许有人会吐槽,农耕文明更靠天吃饭,不像商业文明,靠得自己的智谋。但他们忽略了经商也会有始料不及的风险,相比天灾,人祸更可怕。经济不景气,所有商业活动都停滞了吗?同理,或有天灾,在一年之初就不耕种了吗?“尽人事,听天命”应该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勿被繁华迷了眼,乱了心。当今时代,多有商业奇迹,看似运气,多半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