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的低谷,你是怎样过来的?
朋友说,哪有什么低谷什么高峰,人生不过都是负重前行。
他说得对,让我没法反驳。
或许以前在学校时,我可能还会不服气地争辩几句,倒不是为了探究“人生到底是个什么地形构造?等高线画出来是个啥样子?”这个具有地理哲学色彩的问题,而是我要喝斥他那副什么事情都悲观主义的论调。
但这个问题,目前来看,他说的是真相,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在真相面前,我的“反驳”,显得无所适从。
(一)
多年来,我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或许可以窥探出生活的讯息。
我要说的是“图书馆”。
那谁不是说过吗,“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天堂,那一定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最有力的证明:前几年火爆网络的“杭州市图书馆”。
但“天堂”和“天堂”之间,还是有一啾啾不同的,而且别有趣味。
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高中时候在风流千古的西安市上学,每逢周末,常去各图书馆消磨时光,陕西省图书馆去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因为太火爆了,感觉“没情调”。省图地处西安最繁华的地段,隔壁就是省体育场,经常爆满。尔后我把目标锁定在了城北的市图书馆,这下好多了,静谧雅致,非常适宜读书学习。上了大学后,又接触到一流的校图书馆,以及其他省份的省市图书馆。
总结来说:
(1)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的区别
大学图书馆一般只对于本校师生开放,校图书馆的功能比较有“争议”。但方向总是没错的,提供学术资料,拓展学生知识。学术性比较强,尤其是电子图书馆的资料库更是直指科研,做科研查资料找文献最好不过。其余功能,大概就是“冬穿短袖夏裹棉袄”的“作业自习室”,以及过道上巴拉着沙发的“聊以小情”。
社会图书馆,面向所有社会公民。我的观察是,能舍得把时间花在图书馆的人,多数都是目的性较强的查阅资料,各行各业都有,前来解决一些各自领域的疑惑。很少有悠闲地看着言情小说享受“下午茶”的柔情妹纸。。。
(2)省图书馆和市图书馆的区别
起码我经历的三个省份都验证了这个现象:省图书馆呢,成年社会人士居多,以搞专业领域为主,比如要考个会计,就来看财务方面的书;
市图书馆呢,以未成年人居多,多是中学生啦,他们喜欢来图书馆的公共座位,“写作业”。这个其实可以理解,周末嘛,作业得写,又想和伙伴玩,那就告诉家长“去图书馆学习”,真是正到90°的理由!不过最主要的,能在10来岁的年龄段忍住周末不去玩、结伴来面壁读书的孩纸,恐怕没那么“单纯”。在大多数人的中学阶段,不会有什么飞扬的青春,所以也珍惜吧,毕竟“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写过作业的图书馆。”
(二)
图书馆是天堂,可见即便在天堂里,每个人的姿态都迥然不同。
更何况是在负重前行、披荆斩棘的真实生活里呢。
面对日新月异、甚至让人“无所适从”的环境变化,没有人能够保持淡定。但也不必怯懦,因为走到今天这一步,都不是偶然,我们不能指望从天空降的惊喜来拯救生活,而必须看清楚脚下无限延伸的路途,不论此时是所谓的“低谷”还是“高峰”。
生活是你所有经历的一点一滴的串联,没有“不公平”,没有“掉馅饼”,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面对未来,你能拥有的就是按照你已有的人生“函数”,拟合出最贴切的“曲线”,沿着时间的自变量,向未来延伸。
这不是100%真实的生活,函数解释不了“911”,解释不了“巴西足球队的航班”。但它是最真实的自己,摒弃掉所有意外之后的自己。你的潜力,你的成就,你的“懒惰区间”,你的“自我欺骗阈值”……它是99%的你。
(三)
我现在越来越珍惜生命中的任何体验了。我都怀疑这不是“老年人”才该有的心态吗?
是的。当我看到除IT外所有行业都恨不得在标识前面贴上“互联网+”的时候,当我看到那些“自以为是”的小老板在2016年的冬天还把“新媒体运营”当做“新闻播报编辑”的时候,当我看到一位写字卖文的父亲如何一边动人地喊着“你给我站住”,一边又精打细算地运筹炒作时……我宁肯像你们所说的“老年人”安然地活下去,也不想在20多岁的年龄就成为“迅速死去的丧尸”。
(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8岁应该算个分水岭。一个向“纯粹”的集群说再见的年龄。
就像读书。
别人我不敢做评判,反思我自己,就很明显。我喜欢小学初中“悠闲的午后”,在我上学的时候,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基本都是自习,我喜欢以最快的速度做完当天的作业,最好不要占用我的“放学后时光”,常常空出的自习时间里,斜向西边的阳光洒进教室来,落在趴在我面前的课外书上。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学校总停课,我可以在防震棚里用一个悠闲的中午,一边听着歌一边预习完了本学期要学的内容。
不是我有多好学,也不是家长老师逼着学,只是很悠闲哪,学习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上了高中一切就不一样了,做不完的作业,“自助餐”式的试卷,都很饱了还给人喂。难道没听说过“吃得太饱消化系统负担会加重,而大脑血循环会跟不上”,说人话就是“吃饱就犯困”。我常常觉得,高中教育的问题就是“不会偷闲”。本质上把教育当成了产业,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是有“定义域”的,突破了上限,耕的再好再多,也不会有效果。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这个教育体系下的人,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准确点应该是“独立的理性思考”是从大学开始。作为成年人,更讲究“方法论”,作为社会人,更关心利弊。你会清楚地看到,无数的成年人精于与这个世界周旋,但却唯独不懂自己。
但回首一路的点滴,其实曾经我们也懂我们自己,只不过当初是“不太独立的感性思考”。我可以很悠闲地选择“学习”去打发时光,而不是冲着“三好学生”或“夸奖赞扬”。内心深层次的愉悦不需要用外界刺激来调配。很久之前,当每个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其实就很懂自己。只是太多人,没法守住这种机缘。
(五)
最近经历了很多事情,会让我想到很多。我大概只能反省自己。
我开始不去“驳斥”或“辩解”生活的真相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当我不会写“快乐”两个字的时候,并不影响我依然可以很快乐。
重要的是,珍惜生命里每时每刻新鲜的体验,永远保留有最初的“纯粹”,因为那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方向,也是生命最完整最美丽的样子。
告别十一月的肖邦,十二月份,重新找回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