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宝丫丫放学,总会看到门口卖气球的,卖贴画的,一众的小朋友们也是买,买,买!个别父母不买,有撒泼的,又闹着不回家的!不可避免的今天也让我遇到了!
我接宝丫丫的时候,先跟老师了解了一下宝丫丫的现状,本来开心玩着的宝丫丫,一直偷偷瞄着我们,到最后直接拽着我的手说:“走吧,走吧,我们走吧!”
哎,宝丫丫不喜欢别人说她不好的地方,看来以后我要跟老师多电话或者微信联系了,可不能面谈!这不小丫头很受伤,走的时候就有些不开心。一到门口就指着气球说:“我要气球,我要气球!”
这种氢气球在我们家不会完整的保存超过三天,所以我果断的告诉她:“不买!”
然后她又看到了贴画,这次情绪升级,指着贴画说:“给我买贴画,给我买贴画。我要贴画!”而且很有撒泼的倾向,扯着我的手就向买贴画的摊点走去。
我站定,蹲下来看着她说:“今天不能买贴画,你还没有攒够买贴画的分数呢!”
“我就要,我就是要!”宝丫丫扯着我的手,开始哭喊!
“我知道你非常想要,妈妈好像马上给你变出很多贴纸来,我们贴在额头上,冰箱上,还有你的胳膊上!可是我们要上车了!”我看着她说!
“买吧,买吧!妈妈买吧!”她继续哀求着,眼泪也掉了下来!
我继续摇头,并且告诉她马上上车!
抽抽噎噎的她哭着上车了!
她虽然没有严重的撒泼,不肯走,但是她是不开心的。
为了让她开心起来,我学着她的样子开始哭喊着:“我好想要贴画,那个贴画好漂亮啊!我好想要啊!”
她开始侧头看着我!我继续卖力的学着她的样子装哭,她很快的破涕为笑了。
然后她提议说:“妈妈我们角色扮演吧!我是妈妈!”
我说:“好啊。”
然后我们不停的重复着放学买贴画的这一幕,很快就能看到她的身体轻松了,脸上的笑容更大。
回到家之后,我有运用了刻意夸奖。跟宝爸,姥姥,小姨,玩具小熊都进行了单独的,刻意的夸奖:“你知道吗?今天宝丫丫可棒了,她可以管理自己需求了,她特别想要贴画我们都没有买!”
这一晚小丫头是笑着进入梦乡的。
育儿反思:
其实在要不要给她买贴画的时候我挺纠结的,反正没有几块钱的东西,买了她不会哭闹,我也不用费那么多口舌了。这时我问了自己另外一问题:“我同意了这个要求,能让孩子学到什么呢?”——下次继续用哭闹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绝对不是我要孩子学到的东西,所以我下定了自己不让她买的决心。
当我拒绝她的时候,语气非常坚决,根本不给她看到我任何纠结和退缩的神情,所以她在要求再三之后,她最终同意上车。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她太懂得察言观色,她不会放弃任何一丝的机会。如果我们真的和善而坚决的告诉她,她最终会选择遵守规则和要求的。
孩子委屈的听从了我的要求,她的情绪我就需要帮忙了。这个时候我先采用无声的陪伴,看着她哭!在她哭了一会儿后,情绪已经不太严重了,有可能会注意到我了。这时我采取了玩笑的方式,学她的样子哭泣,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情绪。
紧接着她被吸引,她自己提出了角色扮演,在相互扮演的过程中,我逐渐的体会了孩子的委屈,不满,而作为她,不停的强调我们曾经规则的时候,她会更加理解规则,甚至可能理解我的心情。就这样她的情绪被疏导了。
孩子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他们有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给孩子机会,就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最后为什么我还要跟每一个人,还有玩具说她的这次经历呢?
刻意夸奖,通过悄悄话的形式,看似不让她听到,其实又可以确保她听到,就是为了让她知道:“哦,克制自己是一件对的,很棒的事情!”当她有了这样的感触之后,再次克制自己当下的需求就会更加容易。
孩子一次突然的情绪爆发很可能是因为之前有了情绪的积累(我和老师谈论她在学校的表现,她认为没有面子了),所以才会借由提出某些要求来发泄,因为她不懂得怎么去疏导自己的情绪,怎么去表达自己,她又想知道父母到底会不会重视自己,自然就会以提要求,威胁父母来证实自己是否被父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