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影响力之结构化思考
《金字塔原理》根据读者情景不同(写作,思考,解决问题,演示),自身的需求也不一样,将本书分为四篇来分开阐述,用一个金字塔模型来解决很多读者面临的逻辑混乱,没有重点,层次不清的状况。本文主讲前三篇,第四篇演示跟我关系不大没梳理。
第一篇讲的是写作的逻辑。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什么选择金字塔结构(why),第二章金字塔中的子结构(what),第三章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how),第四章序言部分的具体写法(how-序言),第五章演绎和归纳的区别(what-横向关系)。
第一章向读者展示金字塔原理是符合人脑加工信息的方法的。
人脑的思维过程第一步首先是识别和解读信息,然后思考各种思想之间的联系,最后理解所表述思想的涵义。
而金字塔结构中各思想的纵向关系符合结论先行,以上统下的原则,横向关系符合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原则。
因此金字塔结构是符合人脑认知原理的,应该采用金字塔结构来理解信息。
第二章讲述了金字塔中的三种子结构: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纵向结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序言的讲故事式结构。
纵向关系是采用疑问/回答式的对话方式,逐层激发读者的疑问,回答读者的疑问,一步一步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迫使读者按照你的思想做出符合逻辑的反应。
纵向关系中只有在读者需要时才能提供相应的信息,是确人你给出的内容是读者不知道的,不然如果读者没有提出疑问而你却先给出了答案,那么下次读者提出相应的问题时你要重复作答而读者却感觉已经听过了就不会再有兴趣听下去,吸引失败。
纵向关系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横向关系 当我们展开下一结构层次的表述时,必须保证它能回答在其上一个层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也就是说,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只能二选一。
人们的思考方式是偏向演绎性质的,然而大脑最佳的理解信息的方式是归纳法,因此我们表达时应尽量才用归纳法,尤其是信息量比较多的时候。
序言的讲故事式结构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金字塔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而且有很强的逻辑性,非常有说服力,然而如果这些信息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的。因此序言结构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关联性,一种场景,讲疑问/问答式的对话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问题联系起来,提醒读者注意到他这个问题,激发他的兴趣。
激发读者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不用动脑子就很容易记住,因为不用考虑逻辑关系,非常形象生动。主题之前的序言是为了解决读者头脑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痛点,需求点,而其他子主题之前的序言是把将要讨论的主题与前面已经讨论的主题相关联,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确保读者了解你的下一个主题主题之前,跟你站在同一个地点,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觉,容易感觉到作者对读者的关心。
第三章讲述构建金字塔结构的步骤。根据信息充足与否划分为两种方式构建金字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式,自上而下式更适合整理思路。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提出主题思想。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思路不清时可以采用自下而上思考,步骤如下: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第四章序言的写法。文章的序言采用的是讲故事的形式,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S,Situation),说明发生的“冲突”(C, Complication),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Q, Question),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A,Answer),即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SCQA)。
背景通常是跟主题有关的读者已知的信息,不会让读者起疑心。将读者锁定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不会让读者思维发散,而只是框架化,提醒读者想起来他们存在的某个疑问,为叙述故事做好准备。
这里的“冲突”是指不利的变化,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
根据场景和目标不同序言通常有四种结构。标准SCA,开门见山ASC,突出忧虑CSA,突出信心QSCA。
前面我们讲了序言的讲故事结构,那么它的常见模式应该是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的
1.我们应该做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3.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4.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第五章解释了归纳和演绎的区别。
前面已经谈到,条理清晰的文章,必须能够准确、清晰地表现同一主题思想下的思想组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必然会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这些思想分别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但互相关联,并且由一个单一的主题思想统领。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人们通常将演绎法解释为具有三段论的形式——即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以上是标准的演绎推理,还有一种常见式三段论:现象,原因,解决方案。也就是2w1h,黄金圈思维。
具体用那种形式还要根据具体场景来选择。
归纳法通常比演绎法复杂,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需要具备的两项主要技能有:1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而第六章对如何做到以上两点做了详尽的说明。
然而无论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必然产生一个高于现有思想层次的抽象结论。将一个思想与其他思想一起写入某篇文章中的唯一理由,就是这个思想有助于对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思想提供解释或支持。只有当某一组中的思想用归纳法(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或演绎法(第二点是对第一点的评述)适当关联时,才能合理地从中概括出较高层次上的思想。
以上就是第一篇写作的逻辑的五章内容,下面阐述第二篇思考的逻辑。
当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思想梳理清楚,就无法把自己思想的核心明白地传达给读者,因此,审视思想是我们思考的核心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也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这一篇分两章讲了如何确定横向思想和纵向思想的关系。
第六章确定逻辑顺序。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创建逻辑结构时符合MECE原则 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另外写作时,必须首先构思文章的结构,否则你可能写的很爽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写得一塌糊涂。按照结构进行写作能够使你及时地发现错误和遗漏。
如果你确认某一组思想的划分既有效、又完整,你就可以从中得出一个逻辑推论。具体细节请见下段第七章概括分组思想。
很多作者只是将一些思想(通常是一些句子)组合在一起,并没有完成思考,是一些“缺乏思想”的句子,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它们概括总结为上一个层次中心思想。概括行动性思想时必须指出结果,步骤如下:
1.使用明确的语言。2.区分行动的层次。3.直接概括。
概括描述性思想步骤有1.找出句中结构的共性。2.确定包含这些思想的最小范畴。3.说明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第三篇讲的是解决问题的逻辑。通常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有,1.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解决方案)2.我们应该做吗?(如果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3.我们应该怎么做?你会怎么做?(如果已经知道且接受解决方案)这时序言的作用是对问题定性,金字塔则用来说明,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步骤"或"理由"(有时是演绎推理的结果)。
第八章是界定问题。
有一个界定问题的方法叫序列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从以下按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中寻找答案:1.有没有/可不可能有问题(或机会)?2.它在哪里?3,为什么存在?4.我们能做什么?5.我们应该做什么?
问题 1 和问题 2 的答案用来界定问题,问题 3 让你去寻找原因,问题 4 和问题 5 决定解决问题(或抓住 遇)的最佳办法。
界定问题的框架
1.展开问题的组成部分
切入点/序幕(某时某地 由结构或流程组成,问题产生的具体领域)
困扰事件(外因,内因,或变化因素,打扰了该领域的稳定)
R1(非期望结果)
R2(期望结果)
答案(到目前为止针对问题已经采取的措施,如果采取了的话)
疑问(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做什么?)
2.把问题界定转换成序言
从左往右再向下(情景 冲突 疑问 )
读者最后知道的事实就是冲突。
第九章是结构性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为 收集信息 描述发现 得出结论
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来指导分析和引导思维,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把结果构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步骤如下
1.使用诊断框架来表现存在问题领域的结构
查找一个系统内的各个单位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查找具有因果关系的活动
对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原因进行分类
2.收集资料以证明或排除在结构中导致问题产生的要素
3.使用逻辑树
产生和检验解决方案
解释思想观点列表中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