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四百余年,先是百家争鸣,其目的几乎只有一个,就是面对周文疲敝而发,各自提出自己的治国(应该说是救国)之道。
在当时,最不被诸侯王们接受的是哪家学说呢?
儒家。孔子自己也说“惶惶如丧家之犬”,还有断粮的时候,还有被追杀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
道家面对当时的乱世,采取的是归隐,四体勤,分五谷的荷蓧丈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但儒家就是犟,撞了南墙还穿墙,“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坚持做“不可为”之事。
说到周文疲敝,这其中还有一些所谓内在的变化。当时周天子采取的是分封制,刚开始的时候还没问题,封建领主和井田上的农民相互扶持,构成了成长的共同体。贵族靠公田的粮食生活,农民靠私田生活,春种秋收,相安无事。也正是这种太平和谐的生活,各诸侯国的人口渐渐增加起来,原来分配的土地似乎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了。诸侯们想出了一招,把公田也分给农民,同时土地可以归农民所有,可以买卖,作为条件,每家都要按照分得土地的多少交税,也就是“初税亩”,这样从原来的靠公田生活,转向靠收税。
也就是说,私有制开始萌芽了。私有制意味着什么?私有制意味着谁的能力大,谁的天赋好,谁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因为井田制废除后,官方鼓励开垦土地,渐渐的允许进山采集和狩猎(原来属于国家,不允许个人进入,但管理成本太高,根本控制不住),只要你根据土地和获得的多少交税就行,个人和国家都增加收入。在这种态势下,有能耐谁使,这样就造就了一批大户,他们可能渐渐的成为社会的上层。正如卢梭所言,私有制的开始,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样说来,那个时候,人家有钱是人家凭本事挣来的,是人家有能力。
在民间私有制发展的同时,各诸侯国也在发展自己的私有制,什么意思呢?原来都归周天子管辖,但随着周文疲敝,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号令和制约,各自独立,把封地变成自己的,不再属于周王朝。个人和国家是一样的,为了发展,就是要攻城略地,谁地盘大,谁收的赋税多,谁就有钱谁就腰杆粗,可以扩充军队,可以称霸天下。
个人在扩充,国家在扩充。
那个时代,谁不积极的致富,谁不扩大自己的地盘,谁就是傻子。
而那些儒家知识分子,还认真的推行仁学,可以想象,上至诸侯下至百姓,都不屑一顾。据史料记载,商鞅跟秦孝公谈仁政,秦孝公睡眼惺忪,当说到法治壮大国家时,一下子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孟子跟齐宣王谈仁政,王顾左右而言他。那个时候,谁不谈发展,不谈权力,不谈挣钱,谁就是不合时宜,完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啊,那时的根本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薄弱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所以,法家大兴。魏国、齐国、赵国、秦国等都尝到法家带来的甜美,先后成为当时综合国力的霸主。
与此同时,墨家的侠客们,义士们也是豪情满怀,他们为了主人的利益,要么威胁对方君王,要么凭计谋胜出,要么杀身成义,有的门客为了维护主子的尊严,对歧视主子的地方实施屠城。哪里看得见道义!墨家攻击儒家的人伦秩序,宣扬天下百姓是一家的博爱,这貌似道德高尚,实际上是彻底的空想。他们出身低微,本质上是心理学上的缺失补偿,自己未得到的尊严和爱,希望在自己周围充满。
还有名家的绮辞怪说,苛察缴绕,除了个别的有一定的逻辑意识外,更多的人是玩弄词藻故弄玄虚,与家国天下无甚关联。
总之,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思想上有差异,但除了儒家之外,却有着共同的追求,尤其是法家和墨家,那就是发财争权。站在精神发展的角度,战国遂成乱世,人们“唯物”“务实”,一切仁义道德都不在话下。
这是时代的腐朽,这是人心的堕落。
儒家的可贵就在于其内在的生命力,儒家不死才有真正的社会进步,才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如果说战国时期是私有制的兴起,虽然开始时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但对人性自由和政治民主还是有着必要的奠基价值的话,那儒家思想的顽强存在,则为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首历史,那些纵横江湖的东周侠士,而今安在?
——《历史哲学》阅读笔记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