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今天的阳光甚是明媚,投射进来的光落在了那个陈旧的相框上。旁边站着一位弯了腰的老人,虽然头发早已花白,但她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眸,还有一双透着蓝光的眼睛还是散发出西方女性独有的美。邻居们都习惯称她为王奶奶,她又一次扶着老花镜看了再看,这一年来她不知多少次对着照片流泪,梦里反复出现那个在图书馆角落里快速挥笔的男子。不知不觉思绪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年代。
六十年前,他漂洋过海去求学。在英国综合大学攻读航空系的他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对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邂逅,那时的王奶奶还是一位洒脱漂亮的英国记者,她每周都会来这里看书。偶然的一次,王奶奶坐在了姜大爷对面,起初王奶奶便被对面刷刷的写字声和翻书声吸引了,她抬头看了好一会儿,心想一定要认识这位高材生。于是她等着和他一起走,刚一出去,王奶奶就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们一下午都在那片林荫树下侃侃而谈。一来二去,王奶奶已被这位东方男子深深吸引。当然姜大爷也没能逃过王奶奶的诱惑,在异国,他找到了和自己能产生心灵碰撞的女子是何等不易。“与尔初相识,犹见故人归,”这是姜大爷对王奶奶的第一印象,他说:她拥有东方女性的善良贤惠和西方女性的洒脱大方,让他留恋于她的美。
在国外的十五年,他们在一起整整六年,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但心早已连在了一起,不需要那一张纸的证明,他们依然相思相守。每周他们总会携手漫步在泰晤士河畔,去大英博物馆领略它的宏伟神奇,去伦敦眼感受速度带来的激情,也会背起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那个相机还匮乏的年代,他们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记在了心里。他们的生活虽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但也有一些行途的坎坷。那一年他们说好要一起回中国定居,姜大爷承诺要给王奶奶一场浪漫的中式婚礼。那一天,姜大爷本来打算回国再照的结婚照被王奶奶硬拉着去照相馆拍了,虽然只是一张黑白照片,却是他们彼此最珍贵的回忆。
那天早晨天灰朦朦的,像一场暴风雨来临的征兆,不过谁也没有注意,英国的天气总是这样,难得见到火辣辣的阳光。王奶奶推门进去,她的脸上比往常多了一份犹豫。她告诉姜大爷能不能推迟回国时间,因为她被派往布拉格当前线记者,出国前她想为这个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国家再留下一点自己影子。姜大爷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抱紧她,给了她一个安慰的吻。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为他放弃了很多,他不能自私的挽留。往后的日子,不知他是否后了当初的决定。临走前,王奶奶和姜大爷约好三个月后就回来,她还去复印了他们之间唯一的照片带在身旁,姜大爷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平安归来。上车前,姜大爷挥手再见,望着王奶奶的笑脸他顿时升起一丝悲伤,没有缘由,只是觉得伤心。
王奶奶离开后,姜大爷隔三差五就要写信给她。信中是他们没有韵脚的思念,是情真意切的叮嘱。一个月后,姜大爷着急地等待着她的来信,可此后两年里再也没有了王奶奶的音讯。同时报纸上刊登了一组前线消息:来自我国的多名记者在前方失踪,由于战时紧急,政府会尽力寻找他们的下落。看到这里,姜大爷湿了眼眶,心如刀绞的痛再也不能压抑。政府阻断了前往布拉格的道路,姜大爷坐立不安,他不知道情况,也无法知道。但他始终相信那个承诺,相信总有一天王奶奶会回来。
两年了,姜大爷随身揣着那张唯一的照片,多少次用手划过的黑白照已开始泛黄。他不敢回国,他怕王奶奶突然回来找不到自己,他依然守着这个家等她。
这天,英国的天气照旧阴暗暗的,但比前几天多了些明媚。姜大爷下班回家正在花园里种花。突然,他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hi,dear”声音传入耳朵的那一刻他震惊了,转身飞奔抱住王奶奶,此刻他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他俩,不需要言语的表达,一切都在眼神里。王奶奶说,这一年多来她一直在养伤,在布拉格的第三个月,他们去前线采访一位受伤的首长时飞机炮弹袭击了他们,所有人都受伤了。王奶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救出来的,她清醒是在两个月后的一个牧师家里。由于战争失去了通信,她无法寄信,也无法与政府联系。两年里,她几乎与外界断了交流。直到一个月前战争结束,她才得以回国。姜奶奶说,这两年来每当她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都是凭着那张黑白照挺了过来。
八十年了,尽管照片越来越多,可刻在心头的还是那张印在小红本上的黑白照,它见证了他们爱情的不易,是这辈子都抹不去的记忆。当一年前姜大爷因病去世后,王奶奶把那张照片放大挂在了最显眼的地方,每天都要对着它说说话。尽管照片已模糊不清,但她依然视为珍宝。
门口一声“妈”将她又拉回了现实,虽然姜大爷不在了,但还有女儿女婿和可爱的孙女陪着她。王奶奶想:姜先生,你再等等我,我待你陪她们几年就来找你,我们要一直在一起。
夜幕降临了,远处那一盏灯依旧通明,我知道,那是王奶奶在给孙女讲他们的故事。
一个人,一张照,一生忆。每一段经历,如三两行诗,悲伤或欢喜,都给岁月留下了痕迹。好在时光清浅,他们终究是幸福的。
兜兜转转这些年,结婚照从黑白变成彩色,形式从马车变为轿车。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轿车很快,一生总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