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时候,一般亲朋或职场前辈们都会建议我们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而进入职场呢,也要有空杯心态,要少说多听、要眼亮腿勤……
选择哪家企业很重要吗?
其实绝大多数求职者都是因为热门高薪或者迫于眼前的生计先找个落脚的地方,本着这样的心态来找第一份工作的,当然里面肯定也有是否喜欢的因素,但在没有深入了解工作之前,所谓的喜欢这个因素是可以随时变化的。只有长时间找不到理想合适的工作的时候,才会被迫暂时选择那些原本不太喜欢的,甚至开始是有些拒绝的工作,但那也仅仅是为了找一个临时的踏板,肯定做不长久的。
所以说,找工作就像在河里学游泳,甭管水清水浑先下去折腾几下再说,经验都是在实践中得出的,就算你在旁边捧着宝典给他看,都没用,该呛水还是要呛水。这就是生活中成长的代价,职场中亦是如此。
初入职场总该有个目标吧?哪怕暂时不是很明确都没关系,只要大体方向对就好。这样你就可以衡量出摆在你面前的那些企业名单中哪些适合你,或者说哪些企业可以帮助你尽快达成你的目标。一般短期内,大企业可以让你学到规矩和规则,小企业可以让你学会做人和做事。
进入企业以后,我们该怎么做?
好,既然选择企业不是问题了,那么我们来分析,初入职场的第一课是什么?
首先,我有一个问题,职场新人和精英人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问过很多人,答案各式各样,但是我总结了一下,无外乎能力or经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或答案,请给我留言讨论,谢谢)
那么我会说:知识可以学习、能力可以培养、经验可以积累、业务可以培训。这真的不是抬杠,在十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发掘人才是需要洞察力的,绝不能因为开始没有经验或者做事显得略笨就武断的说这个人不成。
可能是在初创企业待久了,我绝不允许职场新人进来以后不管不问地任其发展。我总是在午饭或下午休闲的时候,用聊天谈心的方式,给他们一些忠告,精简而不啰嗦的启发和提示,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转换思维。
因为,我认为职场新人和精英人才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的不同!
举个栗子。
以前我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位在简书上相识的朋友,每天晚上他都会主动找我聊几句,或者说说心理感悟,或者吐槽工作,于是我也会借机开导他。当时我的创业故事连载已经发到尾声,正处于一个转型或者瓶颈期,如何上首页成了我那段时间的主要目标。
在我们俩的聊天中,我就把自己的改正思路说了一下,后来虽然没有天天发文,但是连续一段时间内有三篇文章顺利荣登简书首页了,我也挺开心,就跟他分享了一下。
我说:说明我的策略有效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实例,而过程你都经历了,所以应该会有启发吧?
他说:嗯,的确。启发肯定有,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到一定时间根据结果做出响应调整,然后迭代循环。PDCA。
看到了没有?这明显是一个典型的思维问题的例子。
我回复道:1、开始制定计划也是思考分析的结果。2、然后执行计划,验证结果。3、验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调整。4、试错的过程要用心思考,要能发现问题的根源。
然后我又附上一句话:你对比一下,咱们俩的表述差异点是什么?可能你会觉得都差不多,但是如果让第三人来看的话,两者的区别应该还是挺大的。你觉得呢?他沉默了一会儿,告诉我:他自己表达的没有逻辑性,太笼统,没有重点。
大家发现问题了没有?这位朋友是位已经工作了4年的职场老鸟,仍然存在类似的问题。其实在职场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可能太多的人都不太在意,只是把这个现象归结为表达的问题,其实不然。
所谓的工作方法来自哪里?
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你需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归类、筛选、加工和处理,然后得出或推导出结论。如果你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忽略了某些较重要的信息,那么你的结论就有可能是偏颇的,方向可能是错的,结果甚至是南辕北辙。
这种情况在很多职场新人或一部分初中级员工身上体现得尤为典型,由于实例描述起来比较琐碎,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种思维习惯其实是平时的生活观念导致的,这就是生活和职场的不同之处,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随意性思维和规则性思维。
随意性思维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显得随心所欲,轻松自在,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用太较真;而规则性思维则需要首先考虑工作要求、考虑团队和同事之间的协同效果,当然不能任性而为了。在职场中,这种思维虽然处处体现在细节方面,但最终却反馈在各种结果上。
不是清空心态,而是改变思维
职场新人和精英们虽然两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不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职场新人并非什么都看不见,只是总被下意识地忽略了,那么当他们在表达观点或陈述结论的时候,就会因为信息的缺失导致而结论的不完整、不正确,那么结果必然是有差异的。
而实际工作中,职场新人或一些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在面对别人提出的指责时,却总是不承认自己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声称自己知道是这样,可是在书写或表达的时候却还是忽略了,而另一方面却总是狡辩之前自己有提过如何如何。
虽然我不接受他们的辩解,但是我能够理解他们的理由。的确是过程中某些信息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就是典型的这种思维习惯的职场不适应性。我不知道在心理学上面这种思维习惯被称之为什么?但是在逻辑学方面,有一个类似的说法是:实施假设漏洞。就是说,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没有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而出现的瓶颈。
两者都是因为思维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结果不理想,恰恰都是职场最常见的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团队的沟通效率,更会影响职场新人们的融入速度和成长速度。
所以据我十多年带团队的经验来看,提醒和启发职场新人改变思维应该是入职第一课,否则等他们在职场中屡屡碰壁以后,自己都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会凭白浪费很多时间,也可能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