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讲的是就一宗子弑父的案子,陪审团的12人就最后判决展开讨论表决,工程师戴维斯力挽狂澜使事实逐渐水落石出,其他陪审员一一被说服,并最终挽救了那个平民窟出来的被指弑父的少年的故事。12的精彩绝伦在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在一个限定的空间里进行(地方法院的一个普通的会议室);所有关于案情的陈述表现都是通过言语,当时蒙太奇手法已经得到普遍运用,但傲娇的导演就纯粹地彻底,进一步缩小了表现工具,或说简化更合适,这比国内某些致敬影片高明得多,国片只知道回忆,再现,也许是编剧言语能力受限,也或是演员的演技受限;12个猪脚直接并没有任何联系,就是因为此案被集聚到一起的陌生人,他们直接展开的联系也只有这个案子,没有希区柯克背后的谋杀,藏在洋葱里的联系,到电影结束才知道两位怒汉的名字;再回到话题,它就绝伦在--收缩,缩到只有12个人被关在一个小房子里说话,话题是子弑父的案子。我脑中闪过一个场景,导演坐在狭深的巷子中,靠着摇椅,挡着路,叼着雪茄,对着镜头:我就是赤手空拳也能拍出好故事。当然更可能是集中力量一拳击中要害。
事实证明导演做到了。12怒汉各显神通,每个人物在语言表情,动作后留了大量的信息,自卑,精英主义,用愤怒掩盖自己的心虚,游戏人生,不求甚解等等。希望儿子成为男子汉的怒汉实质上是个略带狂,他痛恨儿子的背叛,而失去理智为满一己之私而不断煽动其他人的情绪,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庆幸他是个无谋之辈,只知道不断的叫嚣,到案情逐渐清晰的时候,那些无理的叫嚣其实反而让其他人更清醒,知道站在有罪一方中有人是个没有智慧的莽夫,甚至有些仇恨的变态。对于这个人物,导演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从盛到衰,此怒汉三次拿出有儿子照片的钱包,对应着优势,转折,完败忏悔(撕毁儿子的照片),其中特地安排他对年长者的怒吼,此时之后开始慢慢浮现这个虐待狂,自大,无理的形象,这个暗转折点,还有导演另一层深意,在表达儿子的背叛和自己对儿子深深的爱的教育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父辈的长者无理,这也预示他所谓为着儿子好的男子汉教育不过是培育一个粗鲁无礼莽夫的教育。关于人物的评述只到此,人人都是英雄,丰满的人物,我只挑一个容易理解,有趣,给人有冲击的角色来阐述。
再谈谈影片的摄影,因为懂得不多,粗略谈谈,戴维斯作为一夫当关的人物,他从坐的多到站的多,用光也由暗,窄,逐渐到亮,宽,还有几个由下到上的打光,这也配合着人物从势单力薄到力挽狂澜的形象。对于摄影有机会单独拿部影片来细说。
12的精华在故事,怎样在一群背景,性格各异的人中形成说服力?展开的故事不要英雄主义,也不要投机取巧。当然首先得具备正义性,也就是理在;其次是成败的关键策略,亨尼方达从沉默隐忍,到步步为营,再正面冲突,一举拿下。当然这些成功学的词眼用在这里完全不能表现这个故事的精巧。再好的故事也必须要一批优秀的演员来支撑,来化简成蝶。12怒汉每个人都是老道的表演艺术家,人物刻画时常具有惊喜,亨利方达饰演的戴维斯因为人物设定的英雄化,有些许的浪漫主义色彩,所以也限制了演员的表现,所以你看完影片可能爱上虐待狂,也许是钟表匠,或者是带喉糖的小个子等等,我对钟表匠情有独钟,在一顿喧闹后,钟表匠走上会议桌主座位置,发表了关于摒弃个人固有观念或私人意图去行使权利的演说,因为个性害羞,几次停顿,最后结尾也是放低放快了音和语速,活像个上台发言紧张迫不及待离开讲台的学生。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优秀的故事,优秀的演员,还有优秀的表现手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