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学习儒家经典,《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书按照这个先后顺序,比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尤以《张居正讲解四书》为重要参考。期间去了三次曲阜,到孔子故里参观,了解他的生活环境,感受历朝历代尊孔的气氛,有一点空间上的感受,有一点古今对比。然后又读了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看了电视剧《孔子》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知道他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有一点时间上的感受。
孔子创建儒家学派,表现“尊重传统、关怀社会、重视教育"的作风,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上扮演了承先启后的角色。孔子思想有它内在的系统,但《论语》一书没系统。对于论语的关键词: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这十个词,孔子怎么讲,必须查一遍,把所有论述归一堆儿,互相对一对。整理一遍,线索就清楚了。它的20篇,没有连贯的叙述,没有集中的主题,要想理解点什么,记住点什么,也要打乱原书,作主题摘录。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
战国春秋,天下分裂,是百姓的不幸却是中华学术的大幸,百家争鸣的兴盛依旧是五千年后的文明望尘莫及。当时的社会的危机在于“价值观瓦解”,就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已经失去了标准,并且即使有判断也看不到适当的报应。儒家大师看到了人性的贪婪,于是提出仁;道家看出万物一体,所以提倡无为而治;法家看出人的固执于是提出以法治国……也许正是这些先贤们拥有自我的觉醒,所以方能铸就百家争鸣的空前场面。
孔子面对这样的挑战,提出“承礼启仁”。“礼”和“仁”是儒家重要思想,五常其二。“述”礼“作”仁虽是孔子创立儒学的基本线索,但这并不意味着仁、礼简单拼凑相加就自然化生儒学,言礼不及仁,非儒也;言仁不及礼,亦非也;仁礼和合,真儒之谓。“礼”代表传统的价值观,如礼仪、礼貌和礼节,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统帅,是人们言行举止的规范。“仁”代表一个人的诚意正心的内心力量,最终达到儒家的最高境界。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是根本,礼乐是形式,制礼作乐,首先你这个人要有中和之德,声音是音律,而你自身的修为是尺度,有仁德,才谈得上制礼作乐。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又能用乐做什么?真正的化要产生作用,必须由君主开始,上行下效,使人人皆由真诚生主动行善的力量。
傅佩荣先生总结如何做到“自我的觉醒”,四点: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
要前进停止,在于自己。
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1.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虽众,其将帅,仍有被劫夺的可能。而一个匹夫,若他志向坚定,你是没法让他改变志向的。一个匹夫,他若志向坚定,你就是有千军万马,那志向在他自己身上,你无所用力,没法改变他。所谓“生不可夺其志,死不可夺其名。”“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比如耶稣,一匹夫耳,统治者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便夺去他的生命。而他的死,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基督教。所以这样的人,他的力量,比千军万马更加可怕。
2.要前进停止,在于自己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子罕》)孔子说,比如你要堆一座山,就差最后一筐土就堆成了,你却停下来,功亏一篑,那是你自己停下来的,没人拦着你。反过来,平地要堆山,刚堆上一筐土,要堆成一座山,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堆成,但是你积极进取,继续进行,那也是你自己的决定,没人推动你。
孔了的言论固然不离做人处事的道理,但他的用心更在提醒我们如何选择人生正途,如何择善或如何行仁。这一切的足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3.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孔子这一次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说,仁德离人很远吗?我想要仁,他就来了! 朱熹注解说,仁,是心之德,在内不在外。你自己心里装着,如王阳明言,自己心里有良知,凭着良心去做,那仁自然就来了,哪有去远处找仁德的呢? 程颐注解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中庸》里还记了孔子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在我们中间,并不是离我们很远,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了人群,他追求的那东西肯定不是道!如果一个人很清高,不合群,不跟大家在一起,他说他在追求道,那他肯定是无道。
4.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杨雄《法言》说:“胜己之私之谓克。”克己,就是要胜过自己的私心。就这两个字,难了!赵白石明明暗恋周莹,可又要胜过自己的内心,用尽方法进行掩饰自己。
复礼呢,并不是恢复古礼。复,是反,反己之身的反,反求诸己的反,就是在自己身上践行礼,遵循礼。
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按一般理解总是分为两截:“克己"与“复礼",意即要克制或约束自己,并实践礼的规范。但是,这种理解与“为仁由己"一语如何协调?同一个“己"字,在同一句话中,要先克制它,接着又要顺从它。这岂非明显的矛盾?换个方式来理解,把“克己复礼"看成一句话,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然后可以完全连上后续的“为仁由己,而由人哉?”。在此补充两句:一是“克"字作“能够"解,古例甚多,如《尚书,尧典》的“克明峻德";二是“克己"的类似用法有“行己有耻"(《论语·子路》),“恭己正南面"(《论语.卫灵公》)等,皆以“己"为主词。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