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一篇讲述了秀才宋焘在地府考取城隍职位的故事,作为《聊斋志异》第一卷的第一篇,它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善恶观,自然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聊斋成书于康熙年间,书里有许多落魄书生的故事。在分析《考城隍》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清代的科举制度。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能够金榜题名的毕竟少数,更多的是久考不中的落第书生。在清朝,要想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先进入私塾、义学等初级学校学习。学完之后获得童生的身份,才有考试资格。童生再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又称童子试),考试合格通过了,则成为生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
当然生员(秀才)也是分档次的,学政通过到任后第一年会对秀才进行岁考,根据成绩等次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可以获得官家每年四两银子的助学金,而增生和附生则是作为廪生的替补。获得生员(秀才)身份,就有一定的特权了,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县官可以不跪拜,还不能对其随便用刑。
生员虽然有了一定的特权,但并不能获得官职。想要做官,还得经历下一阶段的考试--乡试。在参加乡试前,还要通过乡试的选拔性考试——科考,普通考生必须要在科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二等,及三等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才有乡试的考试资格。乡试每三年一次,乡试被录取后就是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考上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但授予的官职通常比较低微,升迁很慢。举人在乡试的第二年参加会试,被录取后则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还要参加复试,成绩进入一等、二等、三等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贡士在殿试中根据成绩名次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有个词叫“连中三元”,指的是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获得第一名,这应该是属于古代读书人最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在了解了科举制度之后,你就会对那些考生肃然起敬甚至有些同情。要知道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是相当低的,其中乡试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据学者统计,明代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到了清初乡试录取率还不到2%,但乡试更要命的是三年才一次,所以乡试几乎是大多读书人考试的终点,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考上举人。《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在童子试中获得县、府、道第一,后被补为廪生,但他乡试屡不中,只能以教书维生。
蒲松龄在写《考城隍》时应该有一种自我代入感,因为《考城隍》里的宋焘和蒲松龄的身份和一样,是个“邑廪生”,所谓“邑廪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每年可享受县助学金的秀才。宋焘在地府考城隍也很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有点感觉是作者在自嘲:在阳间我考不上,那我到阴间总能考上。
宋焘生前未能考上功名,临死前,灵魂被鬼差拉到地府去参加城隍考试。考试的题目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作者借着宋焘的笔提出了他独特的是善恶价值观念,宋焘在试卷里这么答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很耐人寻味。因为这与我们生活的直觉有些违背,我们常说惩恶扬善、赏善罚恶,可是宋焘说,不能光看结果,得先考察他的动机,如果他是别用有心的行善,那就不能赞赏,如果他作恶并未出自他的本心,那也不该受到惩罚。初读这句我有些不解,如果按照这样执行,岂不是无人行善,又会有多少人以无心的理由作恶。后来,渐渐有些理解,我之所以这样想,到底还是带着凡人的思维,因为世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人看不透,只能以结果去评定赏罚。但鬼神则不然,鬼神看人心洞若观火,所以宋焘的文章可以得到诸神的传赞也就可以理解了。
宋焘的答卷获得地府众神的赏识宋焘考上城隍本应赴任,但挂念家中七旬老母,无人奉养。众神念其仁孝,让另一个考生张某先去赴任,又给了宋焘九年寿命,让他返回阳间。宋焘和张某还互相赠诗留念,其中有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春并不能常在,有花有酒足矣,无烛无灯又何妨,夜尽自会天明,看得出来宋焘或者说蒲松龄还是很乐观豪迈的。
总结:我认为《考城隍》之所以放在第一篇,是因为这是作者的自我代入,他借宋焘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善恶评判价值观念,虽然里面隐约带着对自己久考不中的自嘲,但是对未来依然感觉到乐观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