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非常适合放风筝。尤其在阳光午后,暖风阵阵,或带家人、或呼好友、或独自一人,找个空旷的好去处,然后将手中的风筝放飞在天上,就像放飞了梦想,脖子累了、没意思了,再将梦想收回来,也是其乐无穷的事。
我所在的这座小城有个很广的广场,自然是放风筝的好去处。逢休息日,难得陪老婆孩子出去走走,放风筝是首选的活动项目。
如果没有风,风筝还能飞起来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但是如果你有技巧,至少可以让它飞一阵。
我们去的时候是上午,明明知道上午一般没风的,其实就是想出去走走,散散抑郁了一冬天的心情。试了几次,风小得连发丝都吹不动,别说是风筝了。正想收拾回家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一位放风筝的老人,他的风筝明明是飞起来的,再看了一阵,原来只是飞起来了一阵儿,过程却充满的童趣和智慧。于是我又来了兴趣,模仿起来。
将风筝放在远处的空地上,然后朝着远离风筝的方向走,边走边把线铺开,觉得走得够远的时候停下来,拿好线轱辘,将线一拽,那头风筝就忽地原地飞起,再摇动线轱辘收线,风筝自然慢慢飞起来,再然后慢慢回到你跟前。
老人一遍一遍,不厌其烦。我试了两次,风筝也算是飞起来过,也不枉带着孩子来过一回。但两遍下来,也觉得无趣,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不想跑动,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放风筝的样子。
人生中的第一个风筝是母亲亲手打造的,照着小学课本上的制作步骤,用刀劈了竹签,在热水中烫软,然后折成想要的形状,再用线扎一个骨架,最后糊上一层白纸,画上图案,一只燕子形状的风筝就做成了。母亲将缝衣服的线缠在拧车(西北农村纺线的小工具之一)上,绑好了风筝,成为我们兄弟整个春天的玩具。下午放学,总会带着它在打麦场上一阵又一阵的疯跑,引来邻居家的孩子一阵又一阵的追逐。
或许是风筝的骨架有些重,或许是年幼不会放风筝,那只风筝没有飞起来过,只是在我们拽着线跑的时候,它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
学会放风筝,已经是初中了。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同学的帮助下,人生中第一次亲手制作了一个风筝,也是最简易的。由两根竹签十字交叉,然后糊上一张正方形白纸,再给它缀个长长的尾巴,十字交叉点上绑上线,就可以在有风的时候将它放飞在天上。那年春天学校组织过一次放风筝的课外活动,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同学们都在放风筝,只有我和同桌纠集了三五个同学,在草地上探讨拳脚功夫,其他关于放风筝的事,竟然都都很模糊了。
放风筝总是浪漫的事。上高中时在县城,离家远,寄宿制,双休日完成了作业,闲来无事,约朋友在河边上行走,遇到一个卖风筝的,选了一个美人鱼图案的风筝,买来的风筝做得又轻又专业,很容易就能飞得很高很远。
午后的阳光里,河滩上,选一处草坪,让风筝飞起来,看得脖子累了,索性将线的另一头系在小树枝上,躺下来看着她在风中飘摇。“美人鱼”忽近忽远,想起了一个倩影,渐渐睡着了,梦里还是她的模样……一阵凉风把我从梦中唤醒的时候,夕阳已到了天边,河面波光粼粼,“美人鱼”依然在微风中忽近忽远。
参加工作来到这座小城后,每逢春天,广场上空就摇曳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一年,和老婆在广场上闲逛的时候,突然起了童心,买了一只风筝,图案是一个笑脸,看着就让人感觉温馨又浪漫。风力合适的时候,不需要什么技巧,要做的只是让她拿着风筝,我拿着线轱辘,她放手,我放线,线多长风筝就能飞多远。
我总是念旧,能用的东西都要留着,这只笑脸的风筝也已经跟了我们六年,前三年每年都拿出来让它吹吹风,后来有了孩子,它就在杂物里又躺了三年。今年终于重见天日了,比以前旧了很多,但是那张笑脸,依旧温馨浪漫。
年过三十,已经不能和小时候一样的满场子乱跑,气喘吁吁也飞不起来;也不能像个老人,不管有风没风,闲来无事,谋划好策略,轻巧的一拽便能飞一阵子,逗孩子乐呵乐呵。
现在放风筝,就应该调整好心态,摆好姿势、铺开线,等风来。微风一起,轻轻一拽,放线放线,越飞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