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你会发现每个三国人物都有他一生的坎儿。
曹操的坎儿是征西将军,即使后来封魏王,加九赐,终其一生,终为汉臣。
刘备的坎儿是桃园结义,一代枭雄,为兄弟之义,起倾国之兵,谁言兄弟只可共同患难,不可共富贵?
孔明的坎儿是三顾茅庐,先主三顾,换得季汉两朝开济,诸葛掌倾国之兵,生前鞠躬尽瘁,死后家无余财,至始至终无二心。
孙权这辈子迈不过去的坎儿,是他的父亲孙坚,兄长孙策。
孙权之父孙坚,江东之虎,攻城拔寨,无坚不摧,年纪轻轻,就作了长沙太守,还封了乌程侯。后来董卓乱政,天下诸侯共讨。可是董卓毕竟不是好惹的。联军中,那个当年在洛阳敢于面对董卓拔剑的袁绍,如今作壁上观;那个还是热血青年的曹操,率军轻进,被打的大败亏输,若不是曹洪让马,也就没有后来的魏武挥鞭;唯有孙坚,正面硬怼,打破董卓军,连大将华雄都被孙坚干掉。打得董卓主动示好,想用和亲拉拢孙坚,被孙坚言辞拒绝。
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等董卓烧了洛阳,退入长安。孙坚面对着曾经富庶的百年国都,如今却是断瓦残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缮被董卓掘开的各处陵墓。比起为筹军饷,作了摸金校尉祖师爷的曹操,无论军功,人品,三观,孙坚都更胜一筹。如果不是后来战场上中了冷箭,三十七岁阵亡,我想,凭孙坚的本事,绝不止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孙权之兄孙策,比他老爹更能打,十七岁便接过父亲孙坚的战斗,短短数年,扫平江南。就连袁术这样豪门大姓出来的公子哥,提起孙策,都羡慕嫉妒恨。
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孙策是天生的领袖,长得帅,情商高,自带buff,一大批杰出人才纷纷汇聚到孙策身边,开创江东基业。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以致死。
这样的评价,翻遍整本《三国志》,也就只有孙策了,刘备,曹操这样的礼贤下士的典范,都没能让陈寿老爷子这样褒扬。
都说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依我之见,叫“江东霍去病”更贴切,一样是十七岁出征,一样是二十多岁去世,一样的少年将军,一样的天妒英才。
孙坚战死那年,孙权九岁。
孙策遇刺那年,孙权十八。
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江东的这位新主人,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年的高三学生。
而这个高三学生面临的高考,如果考砸,是会死人的!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人云亦云,都认为孙权不过是一个继承父兄基业的二世祖,与白手起家的曹操,不屈不挠的刘备,完全不是一个段位。
等读了《三国志》,我才发现,三国时代的三位雄主中,孙权是最难的那个。
老爹那么能打,老哥又帅又能打,现在这么一大摊子家业给了一个刚成年的孙权,你想想看,他得有多难做?论地盘,父亲兄长打下来这么大一片;论文臣武将,张昭,周瑜,诸葛瑾,程普什么的,都是当时的顶配;论宗族,孙氏一族的素质堪比曹家夏侯家,自己家就人才辈出。手里拿着一把好牌,不在牌桌上玩下去是肯定不行的,你不玩,宗族里面有的是人想玩,反正一笔写不出两个孙字,手下那帮人跟着哪个孙老板混都一样。所以,这把牌,你只能玩下去。玩得好,人家会说这是你爸和你哥给的好,你稍微玩砸一点,什么二世祖,败家子这些难听话就该出来了。
没办法,谁让你是孙坚的儿子呢?
更要命的是,虽然你的牌好,可是牌桌上其他玩家手里的牌更好。刘备虽然一时落魄,但是牌技高超;袁绍虽然吃了败仗,但是毕竟家底厚,输得起;至于曹操,干脆直接自己坐庄,又发牌又打牌。就算是刘表刘璋之流,手里也有几张好牌可打。十八岁的孙权,在这场赢家通吃,输者身死国灭的牌桌上面,只能赌上一切玩下去。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孙权一夜之间就被推进了成人世界,而且,还是最凶险的那一种——主少国疑。东汉末年那几个儿皇帝都什么下场,孙权自己比谁清楚。
关键时刻,不得不说父兄留给他的那一批人,真的让人竖大拇指。
比如文臣之首,张昭,张子布。后世一提到托孤,便是一片对诸葛亮的褒奖之声,白帝托孤,更成为千年以来君臣相知的典范。可是又有几人知道,孙策也曾托孤于张昭呢?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多虑。”
这意思就是说,如果孙权扶不起,你张昭自己当老大,然后带领大家投降曹魏。
这份信任,我个人觉得,更胜于白帝托孤。
多提一句,魏蜀吴三国皆有托孤,比起蜀吴这两次,曹丕托孤于司马懿,真的就是瞎了眼。
文臣这边有张昭这样的忠臣保着,武将那边则是周瑜这样的实力派力挺。内政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郎,孙权的位子算是坐稳了。
孙权也没有辜负群臣的这份信任,上任之后励精图治,内安民生,外拓疆土,大批人才云集于孙权麾下,“孙权不过依仗于父兄基业”的说法,似乎消失了。
然而,孙权自己知道,那个庄家迟早要来。
忽而间,曹操下了荆州,忽而间,刘备逃到夏口,忽而间,一封“会猎于吴”的信搁了孙权案头。那一年,孙权二十六岁,站在滚滚长江的南岸,与五十四岁的曹操隔水相对。
是战是和?这简直就是终极的哲学问题。
权拔刀斩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江东有此果决坚毅之主,到底是没有辱没孙坚孙策的一世英名。
赤壁一战,成就了时年三十四岁的周郎,可是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个拔刀斩案的孙仲谋。
读《三国志》这里有一个细节很有趣,
话说赤壁之战后,曹操给孙权写了封信
曹操:“赤壁输了不丢人,我是因为军中闹瘟疫,自己烧船消毒,顺道送周瑜一个人情”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不知道周瑜看到这封信,也没有在心里问候曹操全家女眷。
估计是因为赤壁大胜导致自信心爆棚,孙权突然也想自己领兵到前线去比划比划。目标合肥,在那里,孙权终于遇到了他命运中的那个男人,那个男人,叫作张辽。
十万大军围攻合肥,让张辽领着八百死士,杀的孙权丢盔弃甲,若不是凌统拼死救主,外加骑了匹好马,可能他儿子就提前即位了。
我认为,这一仗改变了孙权的一生。那个十八岁就统领群雄的少年,开始对自己有了怀疑,甚至患上了“恐辽症”。多年以后,曹丕称帝,年近不惑的孙权领兵北上,打算跟曹丕搬搬腕子。没想到,曹丕只是带着身患重病的张辽到长江边转了一圈,孙权就一声不响地退了兵。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读到这一段,我真的很想穿越回去,去问一问那个中年人,“你真的是那个面对曹公八十三万大军都面不改色的孙仲谋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可是,年轻时的孙权毕竟是一代雄主,这条长江还是东吴的。建安十八年,剿灭西凉马氏的曹操领大军南下濡须口,与孙权再次隔江相对。彼时,周瑜已死,三军失帅,孙权亲统大军迎击曹操,对峙月余。吴军队伍齐整,无懈可击。戎马一生的曹操,终于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有曹公这一句褒扬,孙权已不愧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多少年来,父兄的光辉,他人的风言风语,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那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已是个可以把江山扛在肩头的男人了。
原来一个男人,要走过这么多的路,才会被称为一个男人。父亲,兄长,你们看到了吗?
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夌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以张世击以戈,获之。
这一段故事陈寿记在竹简上,千年以后,被北宋第一才子苏轼写进了一首词中: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据说,顾命大臣张昭见到射虎这一幕,又不高兴了,批评孙权不该以身犯险,孙权只不过笑了笑,不置可否。这么多年,他曾经想成为许多人,到最后,他只想成为自己——射虎的孙郎!
有朋友问我,写《三国志》的书评,为什么总不喜欢写每个人的结局。我想,这大概源于年少时读《三国演义》时的遗憾,每次看到白帝托孤,曹操去世,总觉得整本书已经没必要再读下去。等现在读了《三国志》,才知道真实的历史中,比《三国演义》写的还要残酷。战乱,饥荒,瘟疫,伴随着那个时代,中原大地,走百里见不到人烟司空见惯。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算是王侯将相也是如此。曹操活到六十六,竟然已经是曹家数一数二的长寿。一场瘟疫,曹丕送走了建安七子中的最后几人,诔文写的让人唏嘘不已。刘备去世,仿佛也带走了蜀中的精华,所谓五虎上将只剩白发苍苍的赵子龙陪着同样不再年轻的诸葛丞相。孙权那边,虽然活到七十一岁,已经是中国古代皇帝中少有的长寿,可是他亲自参加了吴国四任都督的葬礼。《三国志》终于要读完,如果说读出了些什么,我想说,在历史演义那些封侯拜将,建功立业的背后,我看到了命运给每个人开的玩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然而,历史的魅力也就在此,总有无穷无尽的遗憾让你慨叹。也终于明白为何清初文人毛宗岗在批注《三国演义》时,会把杨慎那首《临江仙》写在开头: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不愧是那个时代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