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零晨十二点半回到重庆,二点才能入睡。早晨醒来满屋暖阳把我唤醒,镜中满脸疲惫的黑眼圈也影响不了我大好的心情。
这里每一寸阳光,每一立方的空气,每一句亲切的乡音都让我温暖倍致,因为曾一个人奋斗的几年,我已不知不觉投放了太多情感在这里。
因为现在工作的需要,下午约见了重庆晨报的首席记者,聊聊关于写作的话题。这是一次充满神奇色彩的聊天,我们快速聊完工作部分展开了“空投沙漠,也要发芽"的话题。这也让刷新了我的认知水平。
话说所有幸福的婚姻都有相似之处,所有不幸的婚姻都各有不幸之处。同理,所有成功都有相似之处,失败则各有不同。这场刷新认知的谈话再次印证了一些观点,也开拓了我不少视角。
坚定的信念
目标明确
事前准备事无巨细
强大的内心
机智的应便能力
资源开拓与整合
敢想同时敢做
#闯进阅兵阵营的记者# 2015年9月3日的阅兵仪式全世界瞩目,全国记者蜂拥而至,但每个媒体都是有人数限制的。重庆晨报也只有一个名额可以进入场内,但那位却不是我朋友。他去到北京先是守在彩排现场的门口用死硬软磨、寸步不离六个小时的坚持,让门卫放他进去找新闻报道点。(我问他,是什么让你能如此坚持,你一定知道他会放你进去吗?他回答:“不知道的,但我坚定我一定能找到我的新闻点,所以我坚持”。)然后通过认识的人弄到可以和安保人员同住酒店的通行证,充分了解酒店地形,阅兵当天的封锁和安保情况。阅兵当天,他先让同行伙伴去试试运气,看是否能溜进去,可惜5分钟后伙伴灰溜溜的回来了。他则以一身安保人员的打扮(白衬衣、黑西装、耳塞,再加超薄的照像机放裤带),出了酒店门囗看见守卫严密的防线,他心里想这还真没办法出去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观察看有没有机会。后来被他发现有个小缺口安保人员都从这里出入,他就装得很轻松的样子也准备从这里过去,走过去自然被揽住寻问一番,他出示证件告诉安保人员“我要进去”,简单又有力量没有解释和不安,同时告诉对方证件为合规证件。安保人员真的就让他过去了,随后他机智的经过了三轮的安保顺利的进入到阅兵的现场,完成拍摄(把卡取出放在鞋底)回程中被上午那几位安保人员抓住说:“找你一上午了,你到底什么人,为啥在这里”。他镇定的告诉对方我是媒体人就住这酒店,安保的头让其中一位安保人员跟着他,当时整个长安街只听到他们前后两人的脚步声(我朋友在想,这下要留在北京了)。差不多到酒店了,安保的头让那位安保人员就回去了(朋友分析,安保头头看到朋友如此淡定又真是回酒店,肯定自己也在想如果把我朋友抓回去了,最多也就关上半个月一个月的,但他们却是职责疏忽,乌纱帽可能都不保了,所以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吧),朋友回到酒店双腿马上发软瘫坐沙发上。
我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去做这么冒险的事,他说因为他坚信一切都有可能,那怕把我空投沙漠,也能发芽。
#《开车去柏林》一本书的奇迹# 因为公务他开着长安的车从重庆出发去柏林。因为这样一段经历,他著着了一本书,更因为两个商业活动的刺激激发了他一定要把这本书做得出采的信念。
他完全在没有关系,没有外力帮助下;靠着自己每天冒出来的不同新点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写信给德国领事馆驻华大使让他为书写序,找到重庆市政府为书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所有媒体参加且必须报道,请来出版社社长且让出版社承担所有费用出书同时答应当年发行量必须排在第一,从书里找到切入点让万科、龙湖来回在书里做广告,在楼盘搞展会和分享会,把书和丝巾(印有一路路标)做成大礼包(价格直接翻了10倍)卖给政府各区,同时把大礼包再买给旅行社(只是让旅行社加上二维码和宣传册),丝巾商看到撬动的力量从本要收费变成赞助,找到力帆赞助活动(他的理由是,虽然我去柏林开的车是长安的,但路上是找力帆维修的,伱赞助我的活动,我就在里面加上你的品牌宣传)等等让人听起来不可思议的环节。他就因为一个信念做到了。
沙漠里真的是可以发芽的,只要你坚信就能找到那块土壤和养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