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几乎每个朋友都不陌生,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休闲运动,小时候玩过,那时玩的毽子都是自己用鸡毛做的,工作以后在没有时间玩。一年以前,我们几个邻居由于共同的爱好、彼此之间锻炼的时间也刚好都适合,就开始组织在一起踢毽子。回想刚开始的我们,只是知道毽子怎么踢,但是在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花样上都是零。甚至有的朋友身体都很笨拙,几个年龄将近50岁的中年女士就这样开始了组团锻炼!
做什么就会特意关注什么。当清晨去到公园晨练,或者晚上出去遛弯,只要有比较宽敞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踢毽子的人们,这时,我会停驻脚步,认真观看每个人怎么踢,怎么接,看着他们灵活的身体,多变的花样,很是羡慕,心想,我们也会踢到这种程度的。在坚持了一年后,我们几个人的水平有所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越来越好。
俗话说:“树老先老枝,人老先老腿”,尤其是当今电脑族、开车族等长期久坐,下肢活动少的族群,大腿后部持续受压,静脉回流受阻,下肢最先累及。
踢毽子刚好是锻炼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功夫在脑,也在脚。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前仰后合,这些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在他人看来,就像舞蹈动作一样优美。髋、膝、踝等关节随着盘、拐、绕等动作,将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下肢肌肉带动起来,使缝匠肌、股肌等腿部肌肉得到锻炼;磕、落等动作则离不开足背肌、足底肌的收缩运动。
踢毽子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可避免椎关节的僵化,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预防颈椎及腰椎疾患。踢毽子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和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经常踢毽子,既能增强肌肉、骨骼的功能,又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重要的是几个兴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嗨。大家都是没心没肺、不玩心计的直爽人,嘻嘻哈哈、放松心情的运动,围在一起,你一脚,我一脚,飞舞的毽子牵动着所有人的眼球,调动着所有人的责任感,激发着所有人团结进取的精神;其间有说有笑,有喊有叫,有逗有让,气氛融洽、热烈;一旦落地,一片哗然,一片惋惜。心态的调整寓于小小毽子的腾飞。
“营养、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直都是大家倡导的,我作为一名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者,欢迎喜欢踢毽子的朋友动起来,咱们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