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去图书馆了,之前借的书逾期了,还交了一块二的罚金,知识的代价。嘻嘻~
每次去图书馆,里面的桌椅就没有一个是空着的。不自觉地非常羡慕住在图书馆对面居民楼里的人,一条马路的距离,就能走进图书馆,享受海量的书籍和安静的读书学习的氛围。不像我,每次去图书馆不管做公交还是地铁,单程一小时起。哎~不是去图书馆的话,也不觉得市区有多大。
从小就喜欢图书馆、书店这些地方,不是因为真的有多喜欢学习和读书,而是爱死了那股“书味儿”,形容起来,大概就是油墨香吧。
于是我开始见书就读,也不太在乎手里看的是什么内容的书。也许就是因为没有目标的去读书,我基本都是从哥哥姐姐的书架上,看到什么就读什么,从头到尾不放过一个字地读。一页一页的印满幽默字的书页被翻过,感受着左手里的书页由薄变厚,就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至于内容具体是什么,我不能说我记得很清楚。当年看书几乎很少思考,只是机械地想要完成一个仪式一样,没什么结果。那时候也看过很多科幻名著、卫斯理的小说、欧洲著名的一些文选、书籍,回头想想,还真没有什么能说个所以然来的。
那时候最喜欢读的是《简·爱》。我记得非常清楚,每年夏天暑假的时候,我都会把这本书重翻一遍,是真的非常喜欢那个情节的设计。但要不是后来长大以后看了电影以及影评,我其实只觉得那是一个构思巧妙、感人的爱情故事。人物性格、社会关系背景、背后的含义、逻辑我统统没有自己的想法。好可怕!读这么多本书,完成了这么多的任务,好似都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再后来大学以后,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电脑、手机成为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东西的时候,想要翻书去完成那个仪式感的我,突然觉得似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了。网上冲浪,去看别人说了什么吸收到的东西又快、有多、有省事。渐渐地逛书店就成了单纯地去怀念那股“书味儿”,偶尔买上一两本,放在家里后也几乎没有怎么读。
现在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读书好像又变成了一种潮流。知识变现、用学习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不一样在这个浮躁且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显得是那么地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高尚的吧。能够带动别人读书,帮助别人读书,教会别人读书都变成了一种职业,突然又觉得读书这件事变得匪夷所思了起来。
最近,我又回归了图书馆,秉承着:“书非借不读”的原则,每次卡着借书卡的五本上限去搜寻不同类型的书。有小说、有逻辑训练类的、有工具书等等,似乎又有点儿无目标的翻书了。不过毕竟年纪大了,不用别人教也能自己意识到,时间太宝贵了,有些无意义的部分要跳过,直接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去学习也许是更好地读书方式。
再后来,看到有人教,读书要思考、要输出,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有成效。加入樊登读书训练营,就是我开始学习读书的第一步。训练营里2天一本书,很快!训练营结束了,又慢了下来。
然后,我为自己的慢找到了新的说辞。因为读书是与作者的一种交流,有谁能真正一下子就进入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世界、完全陌生人的脑子呢?所以,我又淡定了下来。
嗐!想来想去,爱咋咋的,读书是为了什么都好,反正都是满足我自己需求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