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了《阿凡达》,对电影中出现过好几次的一句台词“I see you”印象很深。其中一幕,杰克•萨利阿凡达和涅提妮深情凝望,互说了一句I see you。
我就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说的不是I love you或者类似表达感情的话,而是I see you.虽然电影中这一幕之前有铺垫,讲到I see you是纳威人用语,表达的是“不仅用眼睛看见你,而且是用心灵感应你。我接纳你,我理解你”。
但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直到后来又看了些书,才慢慢明白“看见”的真正含义。
电影I see you中的看见,不仅表达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看见”这个词时的含义——即看见物理上存在的人和物;而且表达的是一种更深的看见——看见你的内心、看见你的感受;前者是“浅看见”,后者是“深看见”。
这种“深看见”,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大脑对心。
而我们生活的大多时候,往往处于一种“浅看见”。暂不说那些我们不太喜欢的人和物,对于我们喜爱的人和物,我们尚且也很难做到“深看见”。
一次在外面吃饭,点了一盘拔丝红薯。男友夹了一大块吃,我就在他旁边说:“这么甜,你怎么能吃得下去……不要吃这个啦,吃糖不好,大晚上的你吃了也消化不了……”。在他吃的时候,我就在不停地这样说,直到他吃到一半放下。
男友就坐在我身边,我的眼睛能看见他,但我却看不见他内心对甜食的渴望与需求。我只是抱着自己大脑中对甜食的固有想法,来阻止他,而没有真正看见他,没有理解他对甜食的喜爱,也没有接纳他对甜食的需求。这是典型的用大脑对心,想法对感受,而不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
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爱孩子,给予孩子一切,为孩子安排、选择一切,命令或责怪孩子如何如何;然而做父母的从来不曾真正看见孩子这个人,孩子在他们眼里和一个玩具无异,他们看不见孩子的感受,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和欲望,没有去试图理解孩子,更没有接纳孩子,只是用自己大脑中的想法去爱孩子,而没有用心去爱。
深看见——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因这爱,感其所感,想起所想。
哲学中也有一种说法:看见即存在。我的存在因你的看见,我的存在感的高低取决于被你看见的频率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