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读书了吗?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根据20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量为7.99本。人均月均不到1本的阅读量,说明阅读是一件非常有门槛的事情。
《樊登读书法:如何读懂一本书》的作者樊登认为,读书有两个难点,一是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二是没有读书合适的场景。
樊登是国内著名的樊登读书会发起人,樊登读书APP创始人,曾任职于中央广播电视台,是一名职业的辩论人,主持人,讲书人。樊登每年挑选52本好书,在樊登读书APP上与2000多万用户分享,他将自己读书讲书的多年经验浓缩在《樊登读书法:如何读懂一本书》中,教更多人如何读书,如何读懂书。
01 为什么当今时代人需要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面临着成倍的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如何规划职业道路,怎么做好一个PPT,团队管理怎么做,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如何解决……很多问题,有些作者作为提前经历者,通过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而且,新鲜事物和新的问题在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自学就成为一个我们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
既然阅读如此重要,为什么中国人均阅读量还是如此之低?正如前文提及,没有读书的习惯和适合的场景,成为困扰我们提升阅读量的重要因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校和老师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却极少有教授学习如何进行阅读的课程。读了十几年书,我们到头来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会读书,更不必谈养成读书的习惯了。
一般来说,你会在什么场景下阅读?是在去往公司的地铁公交,午休等碎片休憩时间,还是晚间回家一个人独处的时光呢?即便是大段大段的安静的闲暇时光,但在手边触手可及手机和网络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一定能完全进入阅读的世界。
有人可能会说,阅读不一定就只读书啊,我平时也看公众号,微博,刷各种抖音小视频,也是在阅读,也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樊登阅读法:如何读懂一本书》里提到,有两种不同方式的学习,第一种是观光式学习,拿旅游来举例,跟着旅行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天走五六个景点,要是问去了什么地方,有什么典故,则一问三不知。观光式学习的特点是学得快,忘得快,对生活完全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第二种学习是沉浸式学习,在学习中我们自发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书是载体,人是主体,书里的知识要为人所用,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
樊登所运用的讲书的阅读法,就是一种沉浸式学习的方法。
02 阅读的五大误区
樊登在《樊登阅读法:如何读懂一本书》里认为,人们对阅读往往有五大误解。这些误解容易让我们读不进书,读不了好书,读了书也没用。
阅读的第一个误解是,人们认为读书无用。
无论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数千年来看,还是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几百年来看,前人积累了无数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供我们参考。人之一生遇见的大多数问题,前人都同样遇见过,有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阅读是我们高效获得智慧的最佳方法。
阅读的第二个误解是,读书只追求有用。
按照上述所说,那我们是不是只读那些看起来对我们有用的书籍即可?读书既讲究有用,又讲究无用。许多有用的道理,是藏在无用之书中的。小时候我们学习唐诗宋词,名家散文,这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是否算无用呢?然而,我们却可以从中读到中文的美感,历史的典故,这难道不是无用之书的收获吗?
有的书读不懂,所以我不读了,也是阅读的一大误解。
我们能否读懂一本书,懂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理解力。理解力不是一个固定水平,它能够随着我们阅读的数量、难度,以及阅读技巧的提升而逐步提高。国内会出版一些名著的青少年版,就是出版社考虑到青少年的理解力水平,但这不代表我们随着年龄增长,不能读懂一些书籍的原版。
阅读的第四个误解,读书是私事。
读书从发生的过程来说,的确是私密的,我们与书的交流在头脑中。但读书如果有朋友一起交流,大家共同进步,是非常有益于打破我们阅读的舒适圈的。每个人对同一本书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维度,交流能够打通一本书的多种读法。
自己孤独地读书,是阅读的第五大误解。
第四个误解讲的读书时私事略有不同。读书不是私事,是建议我们与朋友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自己孤独地读书,是指只知道拿着书阅读。我们可以从其他高手的文章、书评、讲书等形式的内容结合正在阅读的书一起研读,尤其是当自己的理解力达不到书的要求时,听别人讲书,不失一种阅读的好方法。
破除以上阅读的五大误解,有助于我们修正对阅读的正确认知,破除对阅读的害怕、担忧。
讲书的方式,是樊登读懂一本书的方法,也是他极力推崇并身体力行的沉浸式学习的方法。无论我们是作为听别人讲书的听者,还是自己作为讲书人的讲者,都能从讲书中有所受益。
03 如何读懂一本书
樊登重中之重,在《樊登阅读法:如何读懂一本书》里介绍了他讲书的经验和步骤,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如何才能读懂一本书?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所以要将书读得又快又好,我们就要扩大理解力的池子。
这个池子里,可能包含很多门类的知识和经验,樊登主要提出的有7大类,分别是: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常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像法学、伦理学、生物学、历史等也都可以包含在内。
扩大理解力的池子,是我们提高阅读力的前期准备。
而在正式的阅读时,首先,我们要明晰,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再复杂的书都有一个结构。
在阅读时,第一件事要搞清楚这本书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解决了什么问题?
《他人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第四层人际关系是这本书的解决方法,需要打造第四层人际关系,想办法借助他人的力量。像有些书比如《反脆弱》,就比较难找到脉络,但如果从书要解决什么问题入手,我们就能知道,它是要解决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问题。
不同书的主题,也就是它要解决的问题或解决方法,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有些书是在我们读完之后,从整体出发才能发现它的主题。
其次,熟悉书的写作背景,也是我们读懂一本书的重要步骤。
关于书中的主题,相关领域的人曾经做过哪些讨论,哪些机构曾经做过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什么?如果有些书没有背景叙述的,可以直接跳到解决方案。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阅读时开阔了解,更了解书的价值。
能否识别书中的精华,是判断有没有读懂一本书的标准。
书中有价值的部分,就是精华。
关于价值的判断,樊登给出了8个判断标准:
一、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
二、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
三、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
四、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
五、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
六、从不同的侧面彰显书的内在价值的时候
七、当阅读的时候受到心灵冲击
八、书中出现的奇闻异事
我们可以运用以上8个标准,在阅读中寻找书的精华之处,价值所在。
无论是扩大理想力的池子,还是练习读懂一本书的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成阅读的习惯,是最关键的所在。阅读是自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自学能够帮助我们在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里找准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