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趁着在国外gap的时间,对这几年来做产品的技能和方法论进行了梳理,从我有限的人脉和接触的PM中,除了对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讨论外,我发现有一个基础的问题,是但凡思考过“我将来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的产品经理们都绕不过的——
“我的能力壁垒在哪里?我怎么判断现在做的工作是难以被替代的?”
不管是偏前端的PM,还是后端的PM,当你做着看起来千篇一律的需求,对不同团队重复相同的需求说明,白天各种meeting后只有晚上才能写文档的时候,难免会问自己,我他喵这个努力,我以后能值多少钱?会不会来一个比我能熬能冲的小鲜肉分分钟把我替换?
壁垒就是比较优势
我的老本行是经济学,误打误撞进入产品圈,从小白开始,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产品方法论,逻辑链条清晰,懂一点架构层级模式,也大概能衡量某个功能或者产品设计的技术关键点、成本,在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中,我悟到的一点是:产品这个行业的确是入行门槛低,这意味着市场上有丰富的廉价机会,可以让一个新人快速上手,但是机会丰富并不意味着产品经理就没什么价值。市面上有这样的说法,经和做投资的大牛确认,也的确是有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一个CEO加一个CTO,再加一个做财务的,是刚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产品不重要,一个公司从0到1,依赖的是CEO的市场嗅觉,但是要做到从1到100,则需要强大的产品了。
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比较优势才能建立竞争壁垒。比较优势是什么,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CTO可以搭建技术的框架,但是持续的迭代和优化,这个方面来看,技术就无法替代产品了。
对于产品个人来讲,道理是相通的。要记得横向对比,也就是说,如果你是level1的PM,你就先在level1的PM池子里做到TOP,不要一上来就和level2的PM比,升级打怪也得一级一级来。
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区别大吗
不少做前端产品的朋友总是认为“后端更值钱”,做后端的PM呢,总觉得“前端做得更有成就感”。作为一个前后端都做过的PM,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第一,后端更值钱,没错。但是,不是所有做后端的都值钱,值钱不值钱在人。
第二,前端更有成就感,没错。前端后端的成就感来源不同,但前端也要承受快速迭代的压力。
第三,前后端没有本质区别。这个insight来自于很多只做过某一端的PM的疑问,”我只做过前端/后端,我能转去做后端/前端吗?"——必须能啊。前端后端的区别在于器,但是同样要求清晰的逻辑链条,强大的推动能力和充分的产品预见性。
清晰的逻辑链条——我要做什么?我要做的这件事分为几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是? 每个大模块能拆分为几个小模块?这里面需要结构化思考力和逻辑推导能力。
强大的推动能力——这个需求涉及哪些团队?各自的角色是?工作边界在哪里?需求整体的roadmap是啥?每个团队的关键时间节点在哪里?怎么review?怎么获取资源?向谁要资源?
充分的产品预见性——这个产品后续有什么演化?如何让技术架构具有足够的延展性?某功能上线后,数据预估效果如何? 有没有留足buffer?会不会挖新的坑?
建立壁垒分为几个步骤
那么,足够建立自己的能力壁垒,提高自己的市场价值?
首位的是要选择合适的赛道。赛道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天赋和勤奋。就好比雷军盛传已久的那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去掩盖战略的懒惰”——选择赛道有什么技巧或者方法论吗?说实话,目前我也没有一套自洽的理论去解释,当然,功力和经验也很重要,只能慢慢积累,但是我们可以多看看业内的大佬们,或者自己的偶像,是怎么看待互联网的各种技术变迁和产品模型的。关于赛道选择的故事,我从大神纯银V的微博中、简书文章中看到了很多故事,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第二位的自然是勤奋。我不认同勤奋的程度就等于加班的时长数。如果加班的时长主要集中在内部沟通上,建议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需要改进,或者是不是本身公司内耗严重的问题?总之,不要在同一件事上一直浪费时间,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加班,总是活特别多,关键工作内容变化不大,那一定要停下来反思,想想自己哪里还能进步。——时刻反思,这是我认可的勤奋。付出的时间是衡量勤奋的一种标准,但是勤奋的目的是高能量密度的成长,一定要多用脑,要聪明地勤奋。
第三位的是保持与行业的连接。现在是共享的世界,你价值的benchmark在于你在行业中的影响力,现在与行业连接的渠道也越来越多,门槛也并不高,比如,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简书专栏,你可以在知乎上参与你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也可以参加各种行业论坛……与同行多多交流,多多接触,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事的,怎么思考一个问题的。
To Sum Up, 不断建立自己的能力壁垒,提高自己在行业中的价值,才能不断进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