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会利 焦点讲师班五期 洛阳 坚持分享第1352天《教育总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里——读<教书·读书>有感》2020.07.20
第一次看到冷玉斌老师的《教书·读书》一书,是在一个下雨天,那时候还没有放假,那天心情不是很好,就光着脚走进了悦读空间,坐在地上随手翻阅着眼前的书……
《教书·读书》这本书就这样走进了视线之中——纯白色的封面上,简洁的写着蓝色的读书与红色的教书,棱角分明,也呈现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教育生活的样子,教书育人和读书领悟。
那天读着第一章的故事,被那个要留一个苹果给老师的小男孩温暖了心灵;被那个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却被老师误以为是捣乱的孩子有了更多认识;对佩奇一家快乐的芭蕾课所感染;被教育的可能性的思考震撼,反思自己当下的教育思想;被那颗儿童哲学的种子和儿童新闻的创造的做法所感动……
就那样,在那天,我靠着悦读空间的桌子,坐到下课铃响的时候,沉浸在书中,心灵一点点得到抚慰,又有了力量去面对自己的课堂和工作。
放假的时候,要带几本书回家看,我又拿起了这本书,把它放进了背包里。从郑州学习回来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起来,坐在沙发上,想到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觉得心里有些烦躁。不想看电脑,不想听微课,不想处理任何事,于是把这本书又捧了起来……
好像就是有一种特别的缘分,或者说这本书于我而言有一种魔力,拿在手里就不想再放下,继续之前的感动、温暖与思考。
一、 首先是语文教学的智慧与反思。
对于阅读:“打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阅读,让我们成为移民。如果阅读不能让孩子去往更远的世界,让孩子们生长灵性,提升智慧,那只是死读书,读死书,实在令人遗憾……”
对于文本内部声音的聆听:通过对《孙中山破陋习》一课的教学过程的详细解读,我们看到了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去领悟人物表情对话背后隐藏的真情实感。从教材的各种选择标准反思,到底学生的高度是如何一步步降下来的,难道教材选的越来越简单,学生一直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东西就是对的吗?还有教材中的对于儿童价值观的引导,有时候是否过于功利化,而没有顺从孩子的本性?教材中到底有没有“儿童”的存在?我们作为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去看到教材中的真善美的东西?包括那些断章取义的改编出来的片段式文章,我们如何还原真实的学习材料让孩子看到更加全面的东西?
《蘑菇该奖给谁》以及《小鹰学飞》不仅是作为妈妈对孩子的评价标准把孩子引向何方,更是让我们做老师的思考:其实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成为他自己,如果一件事情尽了最大努力,就不是失败的,因为它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就是一场比赛而已。学习不是终点,而是旅程,生命旅途中,也不是一味的和更高的目标去比,而是在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否则就可能会在拼命追赶中迷失了自己。
二、在下半本书中,作者分享的是自己看书的许多感悟,包括一些摘录和深思。
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话》中的教育的理智——“因为教育上的错误较之别的错误更不可赦免,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开始搞错了,决不能借助第二次或第三次去弥补,他它们将携带根深蒂固的污点,通过人生的各个道口及车站。”“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热望,因此应加以鼓励,无论儿童提出什么问题,切不可以制止或羞辱,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教育的事务,如我已经注意到的,并不是使年轻人在任何一门科学上达到完善的程度,而是开放和安置他们的心,使他们在需要专心于某种科学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学习它……”或许在以后的某个阶段,我会开始去读一读《教育漫话》,看一看《爱弥儿》,还有《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些曾经认为自己完全无法参透的教育方面的著作。
对于雷夫的教育精神的解读,讲了很多,最终又归到简单的一句话:我只是一个老师。是的,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而已,但这份工作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一生都需要学习如何做好的一个角色。或许我们做的很不好,或许我们也曾犯了很多错,也可能我们之中的某些人已经做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不断让自己更加美好下去,因为我们必须是学生的榜样,必须让学生从我们身上看到希望的样子……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关于童书绿荫的描述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与图画书的遇见的故事,回顾了那些美好的亲子共读的瞬间,从《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无数人的图画书启蒙书籍开始,到信谊出版社的系列图书,再到聪明豆系列的哲理绘本,然后是李欧李奥尼的一寸一寸的自在的随心的人生故事在绘本中的体现。还有安徒生的创作人生以及《小红书》背后的人与人通过阅读产生的链接,都让我一边读一边共鸣着。
不知不觉,在沙发上或坐或躺,或趴或仰,看完了整本书,仍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作者在书里提到麦克·莫波格受《种树的男人》一书的影响很深,所以在做同样的事业,而我合上书,感觉作者就是一个种树的男人,把阅读与教书这样的“树”种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让更多人随之思考,前行……绿树成荫,更好的庇护每一个在树荫下成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