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想象过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是没有痛苦的,可事实上,疼痛和痛苦是无法被控制或征服的,当你能量很弱的时候,接纳才是关键。
这是丹麦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博·雅各布森(Bo Jacobsen)在最新出版的这本《存在主心理学的邀请》里告诉我们的,这与我们以往的认知不同,是很新鲜的一种理论,我们先来认识下这本书的作者。
博·雅各布森(Bo Jacobsen)是哥本哈根大学社会学系存在主义和社会学研究中心的教授,深耕于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他拥有双博士学位,是一位执业心理学家、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和督导。他将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人性和存在主义的维度视为自己的使命,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人类更加敞开自己,拥抱彼此。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的翻译郑世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著有《看电影学心理学》,译有《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爱的先知·弗洛姆传》等。
这本书除第1章外,每章都讨论了一种生活困境,分别是: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成功与逆境、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选择与责任、混乱与意义。作者希望通过这些主题告诉普通读者如何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同时也能告诉专业人士如何帮助来访者应对挑战。
我们每天辛苦工作,就是为了得到幸福,远离痛苦。可是存在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完全脱离痛苦,而是尝试整合痛苦和欢乐,将幸福理解为个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平衡关系。
存在主心理学家称这种平衡的状态为深度幸福。梅达尔·博思将它描述为“从容欢快的平静”。它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是自由,也就是你可以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召唤。第二是欢乐,也就是快乐、活泼、活力。第三是平静,即冷静、清醒,尊重现实世界。
那么,我们如何才得获得这样的深度幸福呢?
我们需要过本真地生活。
博·雅各布森(Bo Jacobsen)在书里写道:“本真地生活意味着真实地生活;也就是说,按照自己内心的信念、信仰和价值观来生活。”
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神学家约翰·麦奎利这样定义本真性:如果一个人拥有他的自我,并以自己的想法来塑造这个自我,那么他的生活就是本真的。非本真的存在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无论是环境、道德规范、政治或宗教权威,还是其他的影响因素。
麦奎利说:“本真生活重要是的存在的方式,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格的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选择按照流行的品味和标准来生活”。重要的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为了迎合谁。
同时,汉斯·科恩也告诉我们:“不要把本真的概念视为可以完全实现的目标,所有人在某些时刻都可能是非本真的,非本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那样:“非本真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更低档或更低级”。
也就是说,我们追求本真地生活,但如果没能完全实现,我们在某些时刻依然过着别人期待的生活,也不丢人,更不低级。所以没必要有心理压力,哲学家们告诉我们了,这都是正常的。
当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那么,本真地对待生活,就不难了。梅达尔·博思认为,本真生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从容欢快的平静”,安逸和沉重能够相伴而行。
那怎么才能过上本真地生活?
博·雅各布森告诉我们,一个要想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不被生活的反思所累,就要学会“决断”。决断的特点是果断、坚定和决心。“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决断意味着清晰性,它往往是在艰难的生活经历之后形成的,有决断力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一个女人在50多岁的时候突然经历了母亲去世,经历过伤痛之后,她意识到如果你有想要完成的事,就应该去完成它,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明天你还在这里。有时候,你只需要热爱生活,就可以了。
一旦我们对自己为什么而活有了一定的清晰性,那么本真性以及应如何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这种问题,就不再沉重了。
写在最后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就是一封邀请函,邀请你去看清自己的内心,邀请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邀请你去体验本真地生活。
就像作者一开篇说的:“心理学不仅仅是用来诊断心理疾病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学还必须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如何获得更有活力的感觉,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如何接近幸福和爱的状态,以及如何接纳生活中的好与坏。”
就让我们带着邀请函,一起去体验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