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写这几天关于抵制乐天的文章吗?是因为是非之地,风口浪尖吗?坐等见解:抵制XX中国国情式爱国情节。
老师,这是我最近苦恼的,身边人智商堪忧,群里朋友圈避无可避,不苟同又不能申辩,怕群起激昂被乱棍打死,装死吧死不瞑目,崔永元曾经的抑郁不光是不能发声,更是被一帮愚民气的。很想得到您的见解。
上至老妪,下至孩童。公务员,老师,医生,市民,农民等等可畏全民总动员,同仇敌忾。“吃我的,喝我的,还欺负我?”明明互惠互利的市场行为怎么会变成恩泽赏赐?这些人怎么会这么想?
昨天,后台收到这样的消息。其实抵制乐天已是几天前的新闻了。至于为什么不写这个,是因为在网上看到过不少人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能写的都已写尽,但却依然丝毫不能减少澎湃的爱国者们的热情,所谓的沟通交流,也基本从未实现。
大抵的情况是一方呼吁抵制,然后大骂另一方汉奸;另一方则要么讽刺调侃“抵制白居易”“打倒古天乐”,要么干脆直白地呼吁:“抵制X货,不如抵制蠢货。”
但凡相关文章后面的留言,都充满了愤怒与怨气。相比而言,抵制白居易之类的调侃倒显得理性一些。
很多这样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关于沟通交流的想法,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是啊,无法沟通的确是一件令人苦恼和挫败的事情,特别当你还在乎他们的看法的时候,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你才会觉得:
“群里朋友圈避无可避,不苟同又不能申辩,怕群起激昂被乱棍打死,装死吧死不瞑目,崔永元曾经的抑郁不光是不能发声,更是被一帮愚民气的。”
其实个人以为,这样的事情你完全不必如此生气。大概是周围朋友都相对理性的原因,我倒基本未见到有朋友在朋友圈呼喊“抵制XX”“打到XX”——当然,这也可能是多年来互相选择的结果。偶尔见到,也只会摇摇头拉黑,或者选择从此不显示他的信息。至于家人,能沟通则沟通,不能沟通,那么还是选择包容吧。毕竟在家庭之中,爱才是最大的要素。其实很多喊着抵制XX的,对家相对而言更有执念。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的方式是在回避问题。但我却以为不是这样。
因为多年前,我们也曾愤青过。
我一直记得我的一个朋友所告诉我的一个故事:
2001年的时候,他在读大学。那年的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那件让世人震动的恐怖事件。
“我是在电视上看到新闻的。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学校食堂吃饭,食堂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双子楼被飞机撞击后倒塌的视频,黑烟滚滚。你知道我们当时的反应吗?我们觉得非常兴奋,集体欢呼。那个时候,我们来自田纳西州的外教,就在我们边上默默走过。我想他当时……”
回忆起那段时光的时候,他不断摇头。
我也记得属于我们的那段时光,我记得那个上午,我们几个男生正在教室外的走廊聊天,一位女生过来,告诉我们说:“你们听说了吗?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了,听说死了5千人。”
莫名其妙地,大家忽然之间就兴奋起来:“怎么才死5千?”……
现在想来,真为那个时候的我们而感到羞耻。
多年过去,我想现在大多数的我们,都会为当年那样的反应而感到惭愧。无论如何,无论抱有怎样的价值观和心态,都不应该为那么多无辜民众无端送命而欢呼,或者是麻木不仁。
那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所怀揣的耻辱与愧疚,也是我们那一代人所受到的教育的耻辱。
时光流逝,走进现实社会的我们,终于体会到了很多书本从不曾教给我们的东西,也让我们开始慢慢了解到这个社会的很多方面。我想正是因为这些,我们才有了那些成长,才慢慢变得理性,才在一次又一次的民意狂欢中,觉得理性的可贵,觉得“消灭”、“打倒”甚至是“抵制”的问题和无稽。
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与你不同,如果你觉得周围的那些朋友同学看法与你背道而驰,而你又坚信你是正确的。那么,先不要生气、愤怒,甚至是难过,其实都不用急着马上去说服他们。因为我想如果你的坚信是对的,大部分的他们,都会在现实中慢慢明白这一点。
就好像我们这一代人一样。
另外,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爱国”方式,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介绍义和团时旁边的歌谣:
义和团,神助拳,只因鬼子闹中原……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
不过,历史课本上并没有将其全部刊完,除了中间的省略部分,还删了最后一句: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这就是一百多年前义和团的“爱国”,人们喊出的口号,除了“扶清”这一表面文章之外,主要目的是为了“灭洋”,因为在他们眼里,洋人并不是人,而是魔鬼:“鬼子眼珠都发蓝”。所以要“洋鬼子,尽除完。”
只是后来的史料展现,当年义和团所杀的数以万计的平民中,除了包括五十多名儿童的两百多洋人外,剩下的几乎全是当时华北一带信教的贫苦民众。
也就是说义和团所谓的“灭洋”,到后来灭的,基本灭的都是底层无助的同胞。
“打倒帝国主义!”
这是五四时期的爱国,由学生和精英们主导的爱国运动,到底要比义和团们理性很多,他们的口号不再是“杀尽”而是“打倒”,针对的对象,不再是所有的洋人,而是“帝国主义”。
而“抵制X货”,“抵制XX”,则是近些年的“爱国”。客观来看,口号上从“杀尽”到“打倒”,从“打倒”到“抵制”,内容上从生死不共戴天,到政治诉求,然后到经济抵制,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式爱国的巨大进步。
有的时候,其实我也在想,为什么当年的我们身上,会有那么大的戾气,会对无辜民众的死亡那么地麻木不仁。除了教育本身难辞其咎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我想是有的,特别是我回忆起作为学生的那段时光的时候。
是啊,学生时代,他们压抑、苦闷、甚至愤怒,他们的青春无处安放,却又找不到痛苦的源泉,他们很想冲着什么挥舞拳头,而眼前只有空气。
于是,他们所有的压抑的情感,所有憋屈的愤怒,都朝着任何有可能刺激到他们安全感的东西而去。
而很多时候“爱国”情感的爆发,都是群体安全感被刺激后的反应。
只是,那个时候的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打到了xx,并不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死了五千美国人,也并不能让他们摆脱那些与他们日日纠缠的苦闷与愤怒。而真正走出那些困境,还得需要他们与自己达成和解,与过往的经历达成和解,甚至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愿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与自己的过往,与外界的世界达成和解,然后和平共处。
每一个人,包括我们,也包括他们。
因为,他们,大概就是曾经的我们。
只是遗憾的是,的确几乎每一个理性思考者都曾愤青过,但并不是每一个愤青,都会变成理性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