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聊起,一个同事的儿子在中考中不但以高分考上本地最好的高中,还获得了高额奖学金。
我逗宸宸:“宸宸,你以后也去挣奖学金,好不好?”宸宸问:“什么是奖学金啊?”我给他解释道:“就是你以后上学了,认真学习,考出好成绩了就给你发奖金,给你奖励。”宸宸爽快地点点头,说:“好!”
我又问宸宸:“你拿了奖学金要买什么呀?”宸宸毫不犹豫马上回答到:“买玩具呀!”想了想,又补充道:“妈妈,我还要给你买个礼物。”我欣喜地说:“宝贝,太好了,妈妈先谢谢你了。”
这时,宸宸爸爸也满怀期待地望着宸宸问到:“那我呢?”宸宸转过头,看了看爸爸,一本正经地说:“爸爸,你喜欢玩手机,我给你买个手机吧。”这下我们都笑了。
笑过之后,宸宸的话却很值得我们思考,作为一名父亲,听到儿子评价自己喜欢看手机,难道不会觉得汗颜吗?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大家低头摆弄手机,吃饭的时候,等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乘车的时候……甚至是在陪孩子的时候。
据一个调查统计,中国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每天大约有三个小时时间在玩手机。相信很多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远超过三个小时,而每天真正拿出三个小时来有效认真地陪伴孩子的父母又有多少呢?
陪伴,区别于看管,也有别于陪同,“伴”是需要用心的,而不只是单单一个人忤在那里就完成任务了。时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孩子在一边玩耍,而父母站在一边只顾玩手机,甚至连孩子出现危险都不知道,这样的父母真的是合格的父母吗?
孩子眼睛是雪亮的,他能分清你是不是在用心陪他。在我们家,宸宸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
之前在宸宸更小的时候,一次和一个小女孩一起玩。小女孩说:“我是女孩,我当妈妈,我现在来做饭给你吃。”宸宸马上说:“我是男孩,那我当爸爸。”接着他又疑惑地问我:“妈妈,爸爸该干什么呀?”我说:“你看平常爸爸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吧。”宸宸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爸爸看手机。”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之后,只要是在陪伴宸宸的时候,我都把手机放得远远的,尽量不看手机。
孩子需要的陪伴是一颗“心”,而不单单是一个“人”。孩子需要我们的参与、交流与肯定,而只顾着看低头手机,精神却不在的“陪同出席”,这与放一个布娃娃在那有什么区别呢。
手机里有一个精彩的世界,有永远也刷不完的微博微信,有瞬息万变的世界……而在手机外面,我们的眼前有一个鲜活的生命——孩子。孩子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逆的,无法复制的,在我们低头刷手机的过程中,孩子也在经历着自己人生的精彩,一旦错过,就永远也无法参与这种精彩。更不要说,长时间在这种精神缺失的陪同下成长的孩子,无论心理还是身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放下你们的手机吧,真正用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